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桂语山房,翠微里的私人时光

2013-07-17 22:54 来源:《饭店业》 作者:珊瑚

    当暮春五月走上一条蜿蜒的山道,四目望去尽是连绵逶迤却又毫不沉闷的群山的轮廓。说它不沉闷,是因为这群山是在漫天漫地的植被里,绿是次第渐变的绿,红是亦橙亦粉的红,还有或厚或薄的云雾妆扮得如篷莱之境。而近在眼前的细竹,不时地被忽攸掠过的雀鸟压弯了身段,向路人羞涩地致意。——我一定是来过这里的,十年前,或者更久之前的某一天。

    那一天走的也是这条南高峰南麓的满觉陇山道吧,为什么这片缓坡如此熟悉?缓坡尽头的那株五百年桂树也如此熟悉,就连吹起裙摆的风里也有如此熟悉的亲切,象故人迎面的微笑,象旧友喊出你的名字。而当我在这缓坡的尽头走上几级石阶,依偎着白墙上“桂语山房” 四个炭素画一样的字跨入一扇中式木门,仿佛就是来践一个亘久的约定,享受一段无比静谥私密的时光。

    一直到坐在中庭,看着四合的落地玻璃外的回廊池面漂浮起一层香樟花絮,心里还生生念挂着进来时那四个韬光寺月真禅师手迹“桂语山房”。想必起名伊初是为了与“满陇桂雨”景区名的差异性,但最后从语境来说,“桂语”真的远远要胜过“桂雨”。“山房”亦是,它不需要“山庄”的规模与住宿功能,却比“山庄”要精致与熨贴。“桂语山房”,一个镶嵌在山林里的房子,在这里,闻得到桂花的香,听得到桂花的声音,读得懂桂花的心事……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诗篇中每每以桂入诗,都是西湖北山灵隐、天竺一带寺庙所植。而满觉陇原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林木葱茏,地下水源丰富,环境宜于桂花生长。这里的山民以植桂售花为主要经济来源,一代传一代,终于造就了这一片“金粟世界”。 每年中秋前后,几番金风凉雨,秋阳复出之时,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清人张云敖七言绝句《品桂》所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可惜啊,现在不是桂花时节,要不然,这里家家户户屋前屋后,村内村外,漫山漫坡,大路小径两旁,都会是一丛丛,一片片,一层层的桂花。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竞相绽放,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桂海。如果哪天更深露重,人行其下,就会披一层密如雨珠的“桂雨”,真是浪漫至极的意趣!

    “走,去露台坐坐!”,山房主人的一声邀请,打断了我对桂雨的遐想,转尔走进一片湿润里。正是簌雨当下未下时分,脚下防腐木铺就的露台地面,有一层薄雾般的水气,不似天上落下,倒象地上渗出。我们没有撑雨篷,就在一棵180年的桂花树下泡一杯龙井绿茶,再以一种非常放松的心情聊天。我们不怕被桂树偷听去聊天内容,多少年了,有多少人在桂树下说话,几多的故事终成为它身上的虬结。

    张眼望去四周全是浓密的未开花的桂树,绿叶深深,在上下共有四层的露台间错落生长着,分不清哪是金桂哪是银桂,只知道在这片山坡里它们顺应着地态地貌地分布着,以最自然最原生态的语言诉说着什么叫宁静。在这片桂树林里,也间或有竹丛出现,那是桂语山房的主人巧妙移植点缀的杰作,疏密有致,十分和谐。当然还有林间不可少的鸟族们,它们的吱喳声,飞掠声,恰似和弦配合桂语的主旋律坐在桂树下,不时看到一两片叶子掉下来,落在握着绿茶的手边,落在完全舒展的身上,真的会想起“闲敲棋子桂花落”这样的话来。时间在这里真慢啊,慢到只可以用来发呆……200多棵桂树在这里生长着,居住着,坐在这里久了,我好像也成了一棵桂花树。

    露台呈现它独特的亦静亦动多面性。这端还是安静的茶语时光,那端已是亲情的互动。下一层露台上有家族在聚餐,人不少,但却不喧嚣。服务生跑菜略显辛苦,要上上下下很多的山阶,但这一道道美味却又仿佛因了这样的送达而显得更加富于情致。不是吗?来自山林彼端的一道美味,新鲜出炉而后经由桂花树组成的通道送来,一路浸染的是大自然精华韵气。好像孩子的形容更能说明什么:“妈妈,我们的菜又从那里跑过来了——”这静谥而不静滞的时光,好像就是这片山林的气质。我能想像要不了几个月,桂花开放时,这漫山遍野的桂香将是如何将人笼罩到痴傻的地步!

    起身去往山房的二楼用餐,挪离坐椅时又遇到一片桂树叶落下,然后一步一步踩踏着露台木栈道离开,此时水气氤氲得更厉害了,于是自然地就想起“云端漫步”四字来。然后带着这一身湿润走在山房餐饮厢厅区域,掠过那些涵盖了名山大寺古刹庙宇的包厢名:祗园、上禅、甘露、法雨、碧山、伏虎、清音……

    推开一间叫做“明净”的包厢,第一眼就看到一盏莲花状的红琉璃灯高高悬在顶,然后就是大大的玻璃窗外的风景了。包厢三面皆是景,无论是铺满了整面玻璃的桂树,还是从院落回廊那的中庭窜到三楼的笔直的青竹,都像一幅隽永的水彩画嵌在其中。包厢从环境布局到设施布置都非常淡雅明晳,一块雅黄的台巾恰好寓意了桂花的色调,而一边的景泰蓝台灯,则静静地不发一语,只以它自身的色彩反衬着顶灯的橙暖与亮丽。也许,只有它与红琉璃顶灯,当属整个包厢甚至整座山房唯一浓重一些的色调了,但竟也是匠心独运地如此协调。

    一边早已有服务生摆弄起了普洱茶,这是山房特定的三道茶之一。餐前龙井、餐中普洱、餐后铁观音。原来不经意间,我就在露台的风景里,把餐前茶给解决了,呵呵。那么这眼前的又是什么?——大大的一片水滴状骨碟,白瓷初净,聚拢灯光依然是滴溜转一点。其边是一付磨砂水晶筷,一只异常大的大肚杯,以及一个四角正方印有山房LOGO的牙签包。这些餐具组合放在那,就象一批长相怡人、神情从容的朋友等着你,完全没有被侍服的拘谨感。既然不拘谨,那就举簪吧,这道餐前水果里的蓝莓还真诱人。但突然就转过来五彩斑斓的一盘,细看是一个个卷轴样的东西,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么多颜色的小卷装了满满一盘等你选取一个。这又是什么?好奇与好玩中选了一个自己最爱的白色小卷来看:“内和外和,因和缘和,平平安安真自在。” 我很喜欢自己抽到的这句话,自在是福,和为贵。原来是山房特意为客人准备的“餐前心情”,每一卷里都有一句富于禅机的箴语,实在令人回味。同时也便自然地将大喜大悲的心情收拢、束起,调整到适于品尝美味的状态。

    真正是风景里吃饭的感觉啊,在外面的满觉陇自然山林地貌的大围合下,是山房禅意静谥的院落式风情围合,而眼前,又是精致包厢里的一道道别样风景——

    一盅虫草花养生汤未及品尝,便可看到其汤汁特别透明亮泽,不似别处的色浑又泛着油腻。山房的主人介绍说,这道菜的原料冬虫夏草以及小海马都是上好的滋阴补虚材料,而炖的水则是杭州最好的虎跑水,怪不得这汤会如此清冽诱人!你再看,这道红烧牦牛腩,竟然就直直的铺了一条一厘米半见宽的由黑白芝麻和薄荷组成的点缀,真让人不舍破坏这美仑美奂的作品而不敢轻易下筷。然后你才会发现,这里的每一道菜品,都好象是从风景里长出来的,主料无论是空运海运水陆交通一律强调原汁原味地道正宗,配料装饰都就地取材来自山房周边,桂花叶子、竹枝竹根、野花野草……这是谁的创意,又是谁在感动!是不是在风景里,一切都会顺应自然,变得纯粹起来?我听到有个声音在说,是的,是的,来桂语山房,就是让你在一片自然的绿意里,体会一段完全放松而又私密的时光,同时又可以品尝到真正意义上的“杭州味道”。

    “杭州味道”,就在眼前的这些麦糊烧、定胜糕、葱包烩里吧?或者就是在,不远处那片意犹未尽的木露台上。但我想,真正的杭州味道,从那条通向山房的缓坡开始就应要品尝了吧,再不及,从推开那扇木制拱门时,一眼看到中庭处那汪静敛的池水,和水面上漂浮着的一层香樟花絮,总要开始感觉到了吧?杭州味道,是安静的、闲适的、韵味的、含蓄的。就像这代表物种桂花,只要开了,一点风情就全在花香里了。就算绽放得再蓬蓬勃勃,桂花终究还是以纤细、娇羞现人。

    带着与以往享美食不同的满足向着三楼走去。楼道一侧以泛着釉色的青砖贴墙,十分清凉与踏实。还是一路名山大寺古刹庙宇的经由:九莲、慧居、紫竹、金顶、洗象……最后进入一个叫“永福”的包厢,穿越到另一边,推开门就是一个偌大的室外露台。人站其上,清新透彻的山野里的空气直入心肺,一切来时群山桂海的景致尽纳眼底。山气阔寥,苍苍翠微,望得见掩映在山莽间几幢精致的别墅。而相邻处就是满觉陇的民居,一般的精致小洋房,一般的休闲养生,有主妇低头在做十字绣,有孩童在以桂枝画地,真是活在地杰人灵的福地啊!

    而另一个由“十方、广仁、南山”所组成的三联包厢,可分可合,在山房21个所有包厢群里当属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它也有大大的露台,也能尽览户外风景,但一张直径2.4米的大宴桌,使得它比别的包厢更大气,更庄重,适合家族聚会或小型会议。出得三联包厢时,经过一个楼道转角,突然就看到了一架古筝静静地立在那,很是让人怜爱。不由得抚了抚它光滑的琴身,呵呵,在这山房的环境下久了,心生柔软也不为怪。

    我知道,再不用细细参观与品味了,这里的建筑,这里的小品,都是种植在自然里的。它们与满觉陇这块生态之地自然呼应,也与千枝万枝的桂树自然相融。

    午后,时光在细雨里濛濛洇过,再次回到露台,改泡一壶虎跑水冲的野生菊米茶。带着湿气的风吹来有些许的凉,不及表示一块大大的羊毛披肩已盖上,真是感谢服务生的细心。真是静啊,静到真的好象听得到叶子掉下来的声音。喝着菊米茶,不说话,就这样不装心事不念红尘地发呆、发呆、发呆。一丛墙角的细竹在雨中好像也看着我们。不时地,桂树叶子上滴落一颗雨水来,但这滴落的过程很长,长到不需要防备与遮挡。偶尔,也会抬眼看一下山房顶上那排蓝绿色的钢管瓦当,这兼具了实用主义的美学设计,不知出自谁之手,心底暗生钦佩。平时看似与粉墙黛瓦构勒成一个屋顶而已,若遇大雨则可将滂沱之水引至中庭池间。彼时叮当之声亦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壮观与诗意。当然此刻,在这样细雨浅浅的午后,那排瓦当依然是静默的。

    不舍离开,镶嵌在满觉陇苍苍翠微里的桂语山房,一段生命里静谥私密的好时光。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