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保持谦恭

2013-07-02 09:06 来源:《饭店业》 作者:杜觉祥
    从一家饭店回来的路上,想到了这个标题。
 
    确定用这个标题,是看到一则新闻。微博上的。一位自称“全家和亲戚都是公务员”的美女与小餐馆老板娘产生了争执,威胁之后,竟然让老板娘跪在地上求饶。有图有真相,于是有网友迅速“人肉搜索”,把这位美女的公务员家人和亲戚找了出来,群起而声讨之……这似乎是新版本的“我爸是李刚”,让大家又一次见识了网络和微博的力量。
 
    几年前,应邀在一家饭店大堂吧喝咖啡,同桌某国际品牌亚太区的副总裁,因为等候时间较长,对饭店服务员厉言呵斥,让人很下不来台,在座的我也很尴尬。这一细节,甚至让我从此对该国际品牌敬而远之。毕竟我们从事同一行业,理应对服务员多一份谅解。对服务中的失误和不足,本来或许一句幽默或调侃也就够了,不必严加责备。确实,饭店高管人员在外消费,如果对服务人员颐指气使甚至恶言相向,那是非常有失身份的。
 
    想起了冯小刚哪部电影里的台词:素质,注意素质!
 
    从事饭店行业,谦恭,应是一种基本的素质。对饭店人来说是这样,在饭店对客服务过程中,更是如此。
 
    有一位前辈级人物,已经是一家饭店集团的董事长,但常常出现在旗下饭店的大堂,脸上带着淳朴和善的微笑,一一迎候客人。当我问他为何亲自迎接客人时,他打趣道:做饭店行业,从事的是“店小二”工作,应该这样的。
 
    或许“应该这样”,可是能做到这样的,已经很少。
 
    市场经济和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理论,培养了中国的富豪阶层,可是物质财富的积累,同时也使这“一部分人”里面的“大部分人”自我急剧膨胀,处处显得趾高气扬。他们忘记了自己也曾经是“一介草民”,忘记了曾经低声下气挖掘“第一桶金”,财富使他们变得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他们的行为甚至还影响了下一代。据说在今年的上海航展上,一位山西的“富二代”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山西交通状况比较复杂,需要用飞机代步,因此准备买一架飞机云云。钱太多了,买架飞机也未尝不可,只是不必如此高调。
 
    成功者难免自我膨胀,财富往往让人变得傲慢,这可以谅解。然而,饭店不应该这样,这也许是行业的特点决定的。
 
    查了资料,把“谦恭”写入饭店核心价值的是香格里拉集团。香格里拉的经营理念是:由体贴入微的员工提供的亚洲式接待。在此理念指导下,香格里拉提出了五个核心价值,分别是“尊重备至,温良谦恭,真诚质朴,乐于助人,彬彬有礼”。这五个词组尽管格式上还有点不协调,可是容易理解,毕竟是中国文化的背景,不用借助于翻译。其中的“温良谦恭”应该是出自“温良恭俭让”的中国传统士大夫礼仪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是品德方面的要求——“仁义礼智信”。
 
    在此基础上,香格里拉还提出了八项指导原则,照录如下。
 
    第一,我们将在所有关系中表现真诚与体贴。
 
    第二,我们将在每次与顾客接触中尽可能多地为其提供服务。
 
    第三,我们将保持服务的一致性。
 
    第四,我们确保我们的服务过程能使顾客感到友好,员工感到轻松。
 
    第五,我们希望每一位高层管理人员都尽可能地与顾客接触。
 
    第六,我们确保决策点就在与顾客接触的现场。
 
    第七,我们将为我们的员工创造一个能使他们的个人,事业目标均得以实现的环境。
 
    第八,客人的满意是我们事业的动力。
 
    这五个核心价值和八项指导原则能否如丽兹卡尔顿的信条及“服务三部曲”那样,成为国际饭店业的经典,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不过成为“亚洲式”饭店服务和管理理念的经典阐述,应该没有问题。尤其是对员工的态度,很值得本土饭店公司借鉴。
 
    说到谦恭,往往会举出季羡林先生为入学新生看管行李的故事。这一方面可以说明,学问或地位越高的人,能够谦恭地对待他人,更能够赢得别人的尊敬。另一方面或许也意味着,谦恭对待他人是内在品德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有品位和内涵的人,才具备谦恭待人的可能。
 
    最近微博上盛传一张图片,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单膝跪地与一位小女孩说话,有人称赞他的谦和,也有人说他又在作秀——骆大使来华以后因“频频作秀”广受质疑。其实,对美国人来说,这恐怕只是一种下意识的习惯。按照西方礼仪,跟小孩说话,一般要蹲下来,与小孩保持同等高度,这样既可以减少对小孩的压迫感,也便于更好地交流。据说迪斯尼乐园的员工行为规范中就有这一条,多年前在景区担任总经理时,还试图“引进”这一条款。
 
    从事饭店工作,应当使“谦恭”成为一种习惯。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普通员工还是总经理,经济型还是五星级,都需要保持这一份谦恭。因为一旦变得“倨傲”,便脱离了饭店服务的本义,也会破坏和谐的氛围。
 
    若干年前梁从诫先生曾经与何祚庥先生辩论是否应该“敬畏自然”的问题,当时我是站在梁先生阵营里支持对自然保持敬畏,反对“人定胜天”的。那次讨论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但此后的地震、海啸、核泄漏等等天灾人祸,似乎已经给出了结果。
 
    对自然保持敬畏,对他人保持谦恭——创建“和谐社会”,从我们自身做起吧。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