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饭店,也许是人人所熟知的。
德国大哲学家与美学家黑格尔早就说过:“熟知的东西之所以不是真知的东西,就因为它是熟知的。”
于是,我们在此想要对饭店及其饭店美学,求得一点“真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所谓的“熟知”。
饭店,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方式。其中审美,是饭店文化、艺术应有的主题。饭店美学,应运而生。
它,人们颇感陌生,却又热切地呼唤着它的到来。
这便是开建本专栏的初衷。目前,国内还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研究,《饭店美学》研究,是一个空白。
饭店美学的研究,涉及饭店及与其经营活动相联系之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其中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饭店建筑与环境之美应该是怎样的,它美在自然、人文、豪华、朴素,还是传统、创新?
第二,饭店建筑与环境美的平面布局与立面营构究竟如何,它们与材料质地、色彩以及阴阳、虚实诸多因素的关系到底怎么处理?
第三,饭店室内空间美的创造,包括大堂、客厅、餐厅、集会场所以及辅助用房等,又应当如何?
第四,饭店建筑与环境内、外部空间美与传统风水文化又是什么关系。哪些是美学意义上的风水禁忌?
第五,饭店的休憩、餐饮之美学追求,表现在哪些地方?
第六,饭店服务与管理的美学理念、制度与方法以及服务、管理人员的人格修养、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又应具有怎样的标准与要求?
第七,从中外饭店之美发展的简史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以上七个方面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饭店的美,如何创造与欣赏。
那么,饭店的美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本专栏《饭店美学》始终关注与论述的中心。
鉴于饭店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种特殊理论形态这一点,在正式开始研究与论述饭店美学之前,有必要来简略地谈谈什么是美这一问题。
究竟什么是美?或者说,美是如何实现的?
这问题有点麻烦。你不问,好像我还知道;你一问,倒反而说不清楚了。
有人也许会说,你问我“什么是美”,我不知道,然而,比方说吟诵王维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登临八达岭长城的美,是分明感受到了。
又比方说,你有幸入住北京建国饭店、上海西郊宾馆或是广州白天鹅宾馆,那种建筑与环境之美,不也让人深为感动与愉悦么?难道这不就是美吗?
可是实际上,人们在欣赏艺术或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是美的艺术形象或是美的人、美的事之类,而不是美本身。
所谓美本身,当然不等于美的艺术与美人、美事等的具体特征。它是一切美之事物、现象“之所以美”的根因、本质,美学上称为本原、本体。它是决定世间万类为什么美的终极根源与一般本质。尽管它不是审美主体直接感受的对象,却总是与一切美的事物、现象及其审美同在。
世界上美人、美事与美之现象千姿百态、无穷无尽,但美的本原本体同一,也就是说,只有一个。
人们欣赏、享受无数饭店之美的形象,好比“大江东去”或“小桥流水”、“寿花秋月”或“晨曦夕照”,等等,无论其美感有无天壤之别,在本原、本体上,它们与世上其他万有品类的美,其实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是什么决定了这座饭店或那家饭店的美或者不美,究竟有没有可能把这个“什么”找出来。
这里,且让笔者先来简略地谈谈关于“美之事物之所以美”的争论,不断的质疑,是不可避免的。
有人说,美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个地球上,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有美的东西了,比如无边无际的原始莽原、旭日东升或是金子的光芒之类。
这在笔者看来,真是不值一驳,美不美,总是对人而言的。既然人类尚未诞生,地球上的一切,或与地球相关的一切,便无所谓美丑。再说,美是一个价值判断,自然事物、现象之所以美,不决定于它们的物质属性,而是健全的人格比拟。而在宇宙洪荒、天地开辟之时,连人类都尚未出现,怎么谈得上人格比拟。
当然,事物的物质属性与形态等,并非与美感无关。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唱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想来这古时小饭店与当代诸多“摩登”大饭店所给人的美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事物的物质属性与形态等,只可能影响美的品格与特征,不是美本身。
有人说,美是主观的,这可以用“萝卜青菜,各人所爱”、“情人眼里出西施”来加以证明。
其实,这只能说明,不同审美主体,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可能不同。却不能证明,美这一本原、本体,是主观的。许多旅客入住同一家五星级饭店,他们对这家饭店的建筑艺术与环境,对它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不可能持有绝对一样的评价,但他们对饭店的总体印象与审美感受,会相对地一致。这雄辩地证明,任何美,都具有一个相对的标准与尺度。所以说,美不是主观随意的。有人既不同意“美是客观的”,也不认为“美是主观的”,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这正如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所说: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题沈君琴》)
要知道,当年美学大讨论时,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就是引用苏东坡的这一首诗,来说明他的“美是主观、客观统一”说的。
这四句诗,固然写得很有哲理。但只能让人体会到,美感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主、客观的统一,而不能证明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须知,美感不同于美。而且就审美来说,由于各个审美主体的生活处境、修养与心境等不同,比方说,他们面对同一家饭店建筑艺术形象时,往往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审美感受。而凡是审美,其实都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否则,任何审美过程都不可能发生。一个人感到这家饭店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感到不美,也是主、客观的统一。
因此可以说,“美是主、客观统一”说难以成立。
有人认为“美是和谐”,意思是,凡是和谐的,那便是美的。假设这里有一家大饭店,它的立面各部分造型之间,比例适当;它的空间与实体及与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尺度宜人;它的色彩与质地,令人悦目,无疑,这家大饭店的建筑与环境艺术,具有和谐之美。
“美是和谐”,这是由古希腊美学所提出与遵循的一个经典性美学命题,自古至今,西方关于“美是和谐”的论述,真的不知有多少。中国古代也是主张“美是和谐”的,《周易》就有“和中”、“和兑”的美学观。
然而问题是,和谐的,固然可以是美的,比如,中华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或者《渔舟唱晚》,是由一系列和谐乐音所组成的节奏、韵律,很美;而有的乐曲如二胡独奏《江河水》,为表达江水滔滔东去,流不尽无限痛苦、悲愤这一强烈情感,该乐曲的音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节奏时而激越、时而徐缓,演奏时,演奏者还特为奏出一些尖利、艰涩的噪音,而噪音,就是不和谐音,按照“美是和谐”这一见解,《江河水》应该是不美的。可是实际上,正因为噪音与乐音同处于一曲,因为不和谐,才真正创构出《江河水》独异的美。
可见在艺术审美领域,和谐的,可以美,可以不美;不和谐的,可以不美,也可以美。究竟美还是不美,显然与一定的审美条件相关。
饭店建筑也是这样。笔者曾去澳门,多次静静地观赏过蒲京大酒店的主立面,发现它的造型不和谐,甚至有些怪诞,可是正因为这样,这饭店的主立面形象,给人以别样而难忘的美。
“美是典型”。有人这样说,饭店的美,应当符合饭店的一般标准,有普遍的代表性,也就是说,有典型性。那些出格的,就是不典型的,所以不美。这好比东方美女,应符合东方美女的一般标准;西方美女,有西方的一般美的标准。否则,就没有典型性,所以不美。
这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可是,难道真的凡是典型的,就一定是美的吗?
显然并非如此。举例来说,这里有一条臭水沟,是臭水沟中最典型的,可是不美;一只典型的苍蝇,你能够说它是美的苍蝇吗。可见,所谓“美是典型”的说法靠不住。
如果说,只有典型的饭店,才是美的,那么这岂不是说,饭店的美,有一种被称为“典型”的既定模式。这样的话,饭店的美,就不能也不必发展了,那些特具审美个性的、新颖的饭店之美,便不可能产生。这不利于新型饭店的美学建设。
至于诸如“美是生命”、“美是生活”、“美是自由”、“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以及“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等等,这些说法,也都与本专栏所要研究与讨论的饭店之美问题有密切关系,这里暂且按下不表。那么,饭店的美,究竟是什么?又如何实现呢?也许只有在读完本专栏之后,才能有些明白,或者竟然愈加糊涂亦未可知。
其实,这正是饭店美学的无穷魅力。
第一编 饭店建筑美、环境美与外部空间造型
任何一座饭店,无论古今中外,就其硬件设施而言,一定的建筑物及其环境的营构,是第一要素。饭店之美,在很大程度上,是饭店的建筑美及其环境美。而这,首先是饭店外部空间造型之美。
一、饭店建筑与环境之美的审美特色
经营一家饭店,没有一定的饭店建筑与环境设施,固然不可设想,建筑与环境,为饭店的经营、服务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场所。然而,一家饭店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建筑美与环境美,那么,它是终究经营不下去的。
建筑美与环境美对于饭店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这是因为:第一,饭店的建筑及其环境之美,不仅为入住者提供入住、休憩、餐饮、集会、交往与游乐等场所,而且可以、应当满足不同入住者不同要求的物质性与精神享受,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一定建筑美与环境美的享受;第二,饭店的建筑及其环境之美,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大饭店,往往可能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与标志性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大饭店一定的建筑及其环境美,是其中重要而活跃的人文因素。
比如,著名的上海国际饭店(Park Hotel),建成于1931年,坐落于今上海南京西路,由当时中国的四大银行共同投资而建,84米高,是中国人自己筹资建造,且作为饭店的第一幢摩天大楼,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亚洲最著名、最先进的大饭店。别看该饭店只有84米高,可是这一建筑高度,自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它一直雄踞中国城市建筑高度第一。上海国际饭店,迄今已有80年历史。历史上,它曾经创造过多个第一,诸多国内外政要,如宋美龄、张学良与陈纳德等,是饭店的常客。商界大贾与著名文化人,还有种种社会名流、贤达,都曾光顾这一家著名饭店。据说1933年,当时正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就学的年轻的贝聿铭途经国际饭店,一下子为它高峻、雄伟的空间造型所震撼,故未及读完国内大学课程,就毅然赴美求学建筑学专业。1949年之后,国际饭店一直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高层建筑的早期代表,在国内也具有相当的著名度,迄今作为上海市的五星级饭店之一,仍在为国内外旅客服务。它有各类客房244套,从标准房、高级房、豪华套房到三套房、四套房等,一应俱全,虽然其历史不如上海另一家饭店即沧州饭店悠久,但无论是曾经的沧州饭店,还是上海国际饭店,以及国内其它早期现代意义上的大饭店,都不仅是供旅客休憩、餐饮等服务的场所,而且是辉煌的城市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其重要的建筑、环境之美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值得记取。【注:沧州饭店,1900年建成于上海今南京西路,是中国最悠久的现代饭店之一。1986年经拆除建造锦沧文华大酒店,亦为五星级。北京饭店,也始建于1900年,为历史最为悠久者之一,它的辉煌,不同凡响,详后。】
世界上的饭店之多,不计其数。倘以美学的眼光加以分类,那么,将它们大致上分为,自然美型与人文美型;或者朴素美型与豪华美型、传统美型与现代美型和守成美型与创新美型,或者还有宗教美型与世俗美型等等,应当说是适宜的。
(一)自然美型与人文美型
在美学上,自然与人文是一对偶性范畴。
自然,指本来如此,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也就是没有经过人为改造,指从来没有打上人为、人工烙印的那种东西或状态。
与自然相对应的,是人文这一范畴。
所谓人文,就是人工、人为改造过的东西或是状态。
美学上,把人类世界所有的美,分为自然美与人文美两大类。唐代大诗人王维有诗云:
本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诗中所写到的芙蓉花,是野生而并非由人工所培育的,它自生、自开、自落,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干预,它的美,是一种自然美。而王维这一首名诗所塑造的芙蓉花的艺术意象,是人文美,或者确切地说,是属于人文美范畴的艺术美。
就饭店建筑与环境来说,任何一座饭店的建筑、环境,其实都是人为、人工的产物,没有任何绝对天生的东西。即使饭店环境中的种种花草树木,也是由一定的人工所培育、所布置的,所以从绝对的意义而言,它们其实还不能称之为老庄与王维等所说的“自然”。
但是,大凡一家饭店,一般总会在其空间环境中,多少有些花卉、植株或绿地之类的栽种、陈设或布置,相对而言,饭店建筑是人工、人文的,而饭店的那些草木以及饭店环境中的河流、山石甚而空气、气候与天空等等,便是自然。
饭店之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有机结合。世上没有哪一家饭店是纯粹自然、纯粹人文的,它们如果是美的,那一定是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和谐。
然而,对于不同时代、国家、民族与地域之不同的饭店而言,这种美之和谐的方式、表现与程度,可以而且应该有所不同。
这也便是说,我们可以在美学上,将世界上所有的饭店,大致上分为自然美型与人文美型两大类。
1. 自然美型
这一类型的饭店,偏重于以自然取胜。其基本特征:草木之自然植被丰富,地形、地貌、地势与流水等自然生态因素强烈,山峦、河流等由自然形成,一般未经人工修造。不是让一些绿色植株、花卉、叠石、流泉等因素,仅仅作为大片饭店建筑内、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点缀,而是相反,是将饭店建筑建造在大片自然环境之中。这种自然环境,整体由自然所形成,人工因素少弱,尽管已辟为饭店的一种环境,但还尽量保持野趣。当然,这种自然美,是“自然的人化”的成果。
举例来说。
浙江世贸君澜酒店集团属下的海南君澜热带雨林温泉酒店,是国内一家典型的自然美型大饭店,该饭店位于海南国际旅游岛保亭七仙岭国家森林温泉旅游区。
它坐落在七仙岭南麓,属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在该自治县东北部即县城保亭镇东北七公里处,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热带雨林、野溪温泉为主题的度假型大饭店,按五星级标准建造。
这里满山遍野都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到处是胶林椰树,野溪温泉,常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肥水丰。
这里古树粗硕壮伟,盘根错节,树冠巨大,叶片肥厚,遮天避日。
各类植物生长繁茂,随处可见椰子、菠萝等累累硕果挂在树上,风过溪畔,雨打芭蕉。
各种野花相继开放,常年不断,其鲜艳、其芬芳,恰与繁枝茂叶的大片墨绿形成谐调。
古树朽木,随意倚伏在坡地、山涧,有的居然具有板状树根,在腐朽处、在枯枝败叶间开花结果。
有的大树,树冠高擎,有无数条气根从空中垂下,显示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奇异景观,只有在这热带雨林,才能见到。
有的大藤本藤枝虬劲,长可数百米,悬挂、纠绕于千树万木之间。
还有静静溪流欢快地流淌,与境内飞瀑形成鲜明对照。溪瀑多少年冲激而成积潭之水,潭泓清澈,可见游鳞历历。
有青蛙、蟾蜍、蜥蜴与蚱蜢、螳螂之类,在水岸、树草之际生活,像一个个隐士,它们见了人也不匆忙地逃避,只呆呆地看着你。
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饭店区域内随处可见的温泉了。七仙岭南麓的温泉,是海南一绝。目前所探明的储量,为岛内最大,温度最高,品质最优。有自喷泉眼七处,每日出泉量达3860立方米,泉温可高达97℃,泉质为典型的氟硅高热医疗矿泉型,无色无味无毒,是典型的外用矿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
这家大饭店,不仅在室外建有多处大面积温泉池,而且将泉水引入每套别墅客房,在室内阳台处建有浴池,一天二十四小时供应温泉。无论浸浴、淋浴还是泳浴,都是美的享受。
当然,自然美型饭店,也是多种多样,并非只有如海南君澜热带雨林温泉酒店这样一种模式。一些园林式、花园式大饭店,也具有丰富恬静的自然美,当然,在这种自然美中,由于地形、河流、山坡、草树等,大凡为人工所改造,只是由人为活动、“做”得很“自然”。它将那种生糙的自然,变成了人文的自然,即通过种种人文手段,使饭店环境内的地形、地貌与植被,山石堆垒以及河流等,显得很“自然”。虽然如此,这种自然美的魅力,一点儿也不亚于那些饭店带点野趣的自然美。这种饭店的自然美,实际是人文向自然的回归,它一般是中国传统园林绿化之环境与饭店建筑形象的美的谐调。
在当今中国,这一类型的饭店,并非鲜见。且不说北京友谊宾馆,建于1954年,是亚洲最大的园林式饭店。且说上海西郊宾馆,也是这一类型。
上海西郊宾馆,位于上海虹桥路1921号,该宾馆1960年开业之时,属于上海西郊地区,故名,现今属于市区的一部分,在虹桥开发区之内。
这家五星级大饭店,是上海最大的花园别墅式国宾馆。自宾馆开业以来,接待过许多国内外国家元首、政要与种种社会名流。仅自1985年以来,就有如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前德国总理科尔、日本明仁天皇、皇后与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等近百批外国元首、政要下榻在这家著名宾馆。
那么,上海西郊宾馆,为什么如此令人青睐呢?
人们固然可以说出许多原因,比如,其客房入宿条件的优越、餐饮的特色鲜明、管理的规范与服务的十分周到,以及离虹桥机场近(后注)、出入方便、安全等等,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郊宾馆的环境,十分优美、宁静、舒适。【注:在浦东国际机场于20世纪90年代开业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上海只有一个国际机场,即虹桥国际机场,当时,无数国内外贵宾,乘客进出上海,如乘机的话,都须在虹桥空港。现在,同时使用浦东与虹桥(浦西)两家国际机场。】
这家国宾馆,占地1133亩,可以说地域广阔。在上海这样一个用地紧张,人口稠密的东方大都市里,居然有如此广阔的土地来辟为花园别墅式国宾馆,可以说出人意料。西郊宾馆,全园种植各类乔木、灌木10万多株,其品种达到400多种,这里到处是茂密的林木,常年郁郁葱葱,浓郁遮天;洁净的水泥道路,在树荫、别墅、河泊、山石间蜿蜒穿行……尤其自宾馆大门,沿曲致有味的主入道进入宾馆区,悠长得很,使人深感宾馆景观的广博和深邃。这里四季花香四溢,清幽可人,牡丹园、芍药园、腊梅园与香榧园等所开放的鲜花,可以说常年不败,在曲径通幽、流水小桥与叠石理水之间,鸟语花香,生气勃勃。这里还辟有宽阔、平坦的草坪,满目青翠,其环境的洁净与宁静,无与伦比。每当旭日当空、月朗星稀之时,每当春来枝头、夏雨滂沱、秋气高爽、冬雪飘洒之际,其自然之美,千姿百态。在这人工美、人文美的创造中,在林木掩映、光影变幻中,有幢幢别墅的白墙、坡顶隐现于其际,美不胜收。这里还保存了些许野趣,且不说,有金鲤在河水中自由而悠闲的游戈,许多种野生小动物,居然不时出没于密树、疏篁、坡草与流泉之际,在宾馆西南一角的大河浜中,在清澈的河面上,还有天鹅、野鸭在嬉水……
无疑,这是一家以中国现代园林,融汇西方园林的造园之法、中西合璧的园林式宾馆。由于全宾馆区域内,已经基本做到植被的全覆盖,不见黄土。因此,这里的空气十分洁净,是自然氧吧。又因宾馆之园景深邃,远离市嚣,真正可以说是别有洞天。
浙江杭州,一个被中国古人喻为“天堂”的地方,一个被当代人称作“最宜居的中国城市”。这里的自然美景观,自与别处不同。市内绿树遮日,水域宽阔,尤其是西湖美景,天下闻名。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春催杨柳,夏观莲荷,秋气晴碧,冬色皎然。而花港观鱼、三潭印月与断桥残雪等景致,以及苏堤白堤的左韵新姿,都不由令人陶醉。秀逸、优渐与迷蒙的美,在水气、雾气与晖光的荡漾中,在远山与高树的辉映下,也有逼人的英俊。
临近西湖四周,有不少饭店,它们大多借西湖之美丽,得天地之灵气,以“自然”为主题,来“书写”美的灿烂篇章。
有的饭店,比如“杭州凯悦”,且不说它的美味佳肴,且不说它入夜而启动的喷泉景观,也且不说饭店内部装修、装潢与摆设的古色古香,等等,其实这家饭店之美的第一要素,来自西湖这一“自然”。当人们在饭店八楼之楼顶花园俯瞰,柔情万种的西湖尽收眼底。该饭店之美,美在对西湖景致的因借。至于饭店客房随处可见的西湖老照片,是以人文的手段,来抒发对西湖自然的美感。又比如,与西湖十景之一“曲院风荷”仅一步之遥的金溪山庄,还有西湖、西子国宾馆、香格里拉或是索菲特,等等,都因西湖的美而平添饭店的自然“春色”。作为一家四星级饭店的金溪山庄,正如杭州花家山庄一样或湖水环绕,草树葱郁;或水趣优柔,古木参天,洞天别具,意境清幽。
自然美型饭店,以“自然”为美的特色、美的主题,往往建造于自然风景胜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资源可被开发、利用。为了与一定的自然美景观取得谐调,自然美型的饭店建筑,在空间造型上,往往不是那种十分高峻、现代感强烈的样式,而多是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建筑物多用木材,色彩与质地显得柔和,常见的坡顶造型,有静谧、安和的美感,而不像那些高层饭店建筑那样,给人以亢奋、突兀的感觉。(待续)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