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饭店业态——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4-04-23 10:21 来源:《饭店业》 作者:格子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在很多人的眼里,不管是饭店还是客栈,都只是旅途中停靠的驿站,似乎与阅读无关。当台湾作家钟芳玲看到一家饭店的墙上几乎都是关于阅读、关于书的格言,看到楼道走廊里装饰的图景所呈现出来皆是阅读的氛围时,她顿时有一种找到“书地”的欣喜,这个令她心动不已的地方,就是成都一家以阅读文化为主题的饭店——毓秀苑。

        我曾在多个场合说过:此生最爱两个店:书店和饭店。

        而此刻,当我置身于毓秀苑浓浓书卷味的大堂,仿佛又让人回到了那个被书籍诱惑的年代。高雅别致的饭店前台竟由大木质书柜装饰而成,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跟阅读相关的各类书籍,著名诗人流沙河题写的“书香毓秀苑”装裱于正中间。环顾四周,随处可见的书架,随手可取阅的书刊,悬挂在各处的书画、摄影作品……水墨气息氤氲了整个饭店。在不同的城市间行走,以阅读为美的饭店倒是见过不少,而如此极具书香门第文化氛围的却真是少见,一时间有种踏入自家书房的错觉。在旅途,寻得这样一家书香四溢的空间,泡一壶清茶,翻开那些等待已久的书页,让脚步停留,让心灵放飞……

        这是一个绝好的时代。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阅读和旅行完美地融合一起。

        也许没有人做过统计,成都的读书人在同类城市中占有多大的比例,但我知道形形色色的书店、书吧,以及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博物馆,都在以各自的姿态俯瞰着这个城市,而唯独只有毓秀苑,这个名字中透着几分书卷气,诗画感的饭店,将书店和饭店完美结合,让孤独的旅行多了一种别样的情调,又向大家传递着一种独特的理念:书店是视觉的饭店,饭店是味觉的书店,人是行走的书,书是栖息的人。

        相较于富丽堂皇的高星级饭店,毓秀苑独有一番秀外慧中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来自管理者的智慧。毓秀苑的创始人之一赵艳斌总经理,本身就是一位极具文化沉淀的人,她认为饭店不应该仅仅是花岗岩大理石堆砌出来的浮华,而更应该是一种精神寄托。一个饭店要立足市场立足社会,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精神,而精神内核的形成,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文化熏陶的。毓秀苑能够做到的,就是以饭店为载体,提供与社会共生共长的力量。

        由此,在赵艳斌看来,阅读氛围的打造不仅体现在饭店中一桌一椅,一灯一饰的设计和摆放这些“硬件”,更是融入内在的精神“软件”塑造上。

        毓秀苑坚持自上而下接受文化熏陶,对所有的员工进行专业服务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建图书室,人人学国学,读经书,背诵古典诗词。构建“多个一”的阅读载体:一首馆歌、一套文化理念、一张毓秀馆报、一套培训体系、一个毓秀大课堂、一个毓秀艺术团、一套毓秀文化书籍、一个经典电影俱乐部、一个毓秀书画艺术苑、一个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基地……把阅读文化的精髓融入在服务中,以高尚品德“毓”人,以服务才华“秀”人,真正将阅读变成一种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毓秀苑力倡“人间阅读”,从阅读角度切入和关照生活的各个侧面,为饭店文化注入了新内涵,其着眼深慧,其润泽久远,别具一种“低调的奢华”。为弘扬毓秀文化,饭店出版了《钟灵毓秀》报刊,成立了毓秀书画艺术苑。接着,饭店又汇编了《毓秀书画艺术苑》会刊、《毓秀书画艺术苑》年刊、《艺香满径》三本画册。在打造阅读文化之际,饭店也得到众多知名作家、书画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名人毓秀缘》,汇集了社会知名人士的三十余篇笔墨。《秀美馨情》,汇集了近百个发生在饭店里动人的服务故事,记载了毓秀人的成长足迹。

        赵艳斌深有感触地说:以阅读为饭店文化主题,并不容易,但我和我的团队认为坚持是力量的源泉,唯有品读,唯有咀嚼,以服务去阅读,以阅读细化服务,在多年的饭店管理与经营中凸显了一朵朵小小的涟漪,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安,为天南地北相逢的异乡客,留下一份心的小憩。毓秀苑不仅是服务社会的地方,更是营造文化氛围的地方。有了氛围,就会有风气,有了风气,就会有追随,有了追随,大家就会受到熏陶,功莫大焉!

        也许,就是毓秀苑管理团队的这份坚持,成为了饭店一场又一场主题活动的动力,便有了各类专题讲座、阅读沙龙、艺术评论等等内容丰富的活动,还有毓秀人自己一届接一届的读书节——毓秀苑读书节、各种经典书籍、经典电影、书画艺术品、摄影佳作、新书首发等等都在这个多功能艺文空间缤纷呈现……所有的这些,最终使毓秀苑成了“诗人的客厅”、“文化人的家”、“学者的灵囿”、“艺术家的苑圃”。

        到底缘于书,一切与书有关。这里不仅有书,还有故事的余香。

        芳邻路10号,只是一个普通的门牌,毓秀苑,也只是一座普通的建筑,在门牌与建筑之外都是关于人的故事。毓秀人坚持自己的坚持,静下心来,回归纸读、慢读、杂读、思读、悦读的读书本源,品尝真正放松、惬意的生活乐趣,真让人称道。

        当一个地址成为一个地标,那便是由一群人的情怀所灌注和写就的一段传奇。毓秀苑缔造的阅读文化让饭店变得书香绵长、卓尔不凡。赵艳斌和她的团队十数年的心血和情感赋予了毓秀苑以不朽的灵魂,而它具有的这种魅力就像是一种符号,正以一种不可估量的正能量,影响着这座城市和旅途上的人。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