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将美食与文化融合,寻找记忆中的滋味

2013-11-08 14:45 来源:《饭店业》 作者:诸寅楠
  几乎所有的中餐厅都会在装修布置上下足功夫,一个好的中餐厅环境甚是重要,亭台楼阁窗棱台,挑高的空间环绕古诗四季歌的内容,苍劲有力的书法让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二楼四季轩中餐厅的名字显得别有意味。
 
  符合中式意境的环境营造了得体的用餐氛围,当然,仅有这些还不够。中餐讲究的不光是色香味俱全,还有一种饮食文化在里头。八大菜系各有风味,各有内涵,几乎每道菜后面都会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或传说。而随着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越是这些又“古”又“老”的文化,就越获得人们的关注和肯定。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而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的萧山,菜肴文化也是讲究颇多。与杭帮菜略有不同,萧山的饮食文化更偏向于越系菜肴。鲞烧肉、虾油鸡、八宝菜、大豆腐、笋干老鸭煲……一道道流传民间的经典老底子菜肴,总能勾起记忆中的味道。
 
  “小时候奶奶家是用灶台烧饭的,烧饭时经常会蒸一碗霉毛豆蒸豆腐。掀起锅盖,热气腾腾中如果能看见一碗霉毛豆蒸豆腐,再没有胃口都能吃两碗饭。”
 
  “鲞烧肉是每年过年的必备菜,过年前几天母亲就会买来猪肉和鲞,着手开始准备鲞烧肉。想起‘鲞烧肉’的老底子做法,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当这些老滋味感觉已经成为记忆的时候,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却想让这些记忆苏醒过来。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萧山饮食文化,深入挖掘地方民间特色美食,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联合萧山区餐饮协会以及萧山日报、萧山网等多家媒体,发起“舌尖上的回忆”老底子经典菜肴美食系列活动。美食与文化仿佛已经融为了一体,从民间征集而来的食谱寥寥数语,却毫不简单。大厨们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加入酒店自身餐饮特色和所长,钻研烹制而成鲞烧猪尾巴、白鲞扣鸡、鸡冠油蒸千张等10多道精选“老底子”菜肴,“萧山经典老底子菜美食节”,让记忆中的味道重新回来了。
 
  在二楼四季轩中餐厅,每一道菜的诞生,充分考虑了大众消费理念与酒店菜肴品质,可谓是萧山老底子的“星”菜肴。美食节也已经吸引了许多关注活动,追求萧山菜美食文化或者是想一尝记忆中味道的宾客。
 
  而在“萧山经典老底子菜美食节”之后,酒店大厨们还特别邀请了浙江其他地区特色菜肴的大师们,一起交流学习。“绍兴经典菜美食节”中霉干菜这一传统食材被运用得淋漓尽致,茴香豆、臭豆腐等鼎鼎大名的食物更能一品绍兴菜的滋味;“淳安经典菜美食节”里的千岛湖辣酱和有机大鱼头绝妙搭配,口味偏徽菜更为爽快;“宁海经典菜美食节”来自大海的味道。几大美食节之下,酒店在推出几十道经典美味的同时力求将经典饮食文化传播开来。
  
  萧山经典菜肴解读
 
  鲞烧猪尾巴
 
  鲞算是浙江沿海一带很独特的一种传统美味了,传统白鲞用大黄鱼加工制成,滋味鲜美、肉质结实。萧山人的菜肴里经常拿它配其他各类主菜,食用历史很有些年头了。改革开放前,鲞算是一种精贵吃食了,一般人家只有到了过年的时节才能吃上一点。猪尾巴、猪肉这些,平时更是“想都不要想”。年前炖上一大锅,装在钵里,等到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全家一块吃,那种一年只能吃一次的滋味,估计许多人都是至今难忘。
 
  萧山大豆腐
 
  提到大豆腐,就一定要说到里面的油渣。一片一片儿的猪油切成小块儿,放在烧热的炒菜锅里,不一会儿,白白的、软软的猪油块就缩呵缩地成了小小的硬块,其它部分都成了透明的油脂。把炼好的猪油倒到盆儿里,剩下的就是金黄色的油渣儿。还记得这油渣是我小时候最爱偷吃的菜之一。
 
  提到油渣,不免又要回到那个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熬完猪油后剩下的这点“边角料”,现在看来颇为普通,那时候却是很多人眼中的美食,配上嫩滑的豆腐,荤素搭配,营养美味。
 
  鸡冠油蒸千张
 
  “鸡冠油”是猪身中含油量最低的一种脂肪,不成块成形,样子如鸡冠,所以称“鸡冠油”。同样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这是荤菜中不可多得的一道美味。千张能很好地吸收油脂,保留肥美的滋味,这道菜最早据说是由萧山这一带的劳动人民所创造,至今还有不少食客专程驾车赶去吃鸡冠油烹饪的菜肴。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