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顾客投诉处理的方法及案例分析

2014-04-23 13:41 来源:先之网 作者:小编

 
  顾客投诉处理的核心思想
 
  1.不让发生顾客投诉
 
  在酒店管理中,顾客投诉处理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也就是说在酒店行业,比较容易发生顾客投诉。但是如果总是想着发生了顾客投诉怎样处理,也会出现问题。
 
  【案例】
 
  防范火灾的核心思想
 
  救火技能是油厂职工必备的技能之一,但是他们工作的重点却应该是随时排除可能引发火灾的各种隐患。
 
  如果油厂的职工不进行充分防范,不预防火灾的发生,不去排除各种隐患,总是想着如果发生了火灾怎么办,不管他们的营救本事有多高、方法有多先进,所掌握的相关知识有多专业,也会是火灾四起永无宁日。
 
  【点评】同样的,酒店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果不去排除有可能产生顾客投诉的各种隐患,不去充分预防,即使掌握的对顾客投诉处理的方法技巧很多,也会疲于奔命,成为地地道道的救火队长。
 
  所以,防范火灾最核心的思想是不让火灾发生,而处理顾客投诉最好的方法、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不让顾客投诉发生。
 
  2.顾客投诉处理是个过程
 
     事前应充分地预防,防火永远比救火重要,救火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发生火灾,解决顾客投诉最好的办法、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不发生投诉;
 
  事中应运用各种方法与技巧,争取顾客满意;
 
  事后尽量用“情感银行”争取顾客回头。
 
  顾客投诉处理是个过程,应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段,而绝非单一的事中处理。当然并不是每一次的投诉处理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但有些投诉处理必须有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过程,否则就会流失客源。
 
  如果一个企业把所发生的投诉做好详细记录并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太多的投诉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进行了充分的预防,顾客投诉就会少很多。正所谓:要想事中不受罪,事前必须多受累;只要事前不受累,事中肯定要受罪。
 
  顾客投诉案例解析
 
  1.投诉产生后的处理,决定了服务被认可的程度
 
  美国的一位总统曾说:危机、危机、是危也是机。顾客投诉也是一样,店方如果能处理得特别好,就是不“打”不成交,顾客非但不会流失,这次投诉反而成了搭建彼此友谊的桥梁,大大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但稍有不慎,其结果就是顾客拒绝再次登门,天下顾客最无情,说走就走。
 
  【点评】按道理,作为网吧经营者就应该想方设法使顾客成为回头客。在服务方面,应以自己的长久经营为出发点,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事。网吧经营者不需要太多的从业经历,不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只要能简单地预判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能引起对方不满,如果连这些基本的预防都不能去做,自己的行为自然会受到规则的惩罚。
 
  而对经营者而言,没有什么惩罚比顾客拒绝登门更残酷的了。
 
  【案例1】
 
  手机突然出故障
 
  2007年3月23日晚11点钟左右,某人用自己的手机拨打朋友电话时,按完发射键以后,手机传出了“嘟嘟”的响声。这人以为是对方的电话占线,所以也就没有在意,等了一会儿以后,他再一次拨打朋友电话,结果还是这种现象,他就感觉有些怪,于是用自己的另一部手机拨打自己的这个号码,竟然传出“对不起,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的语音提示。
 
  这时,他突然想起今天有一位朋友曾问他号码是不是掉了,他意识到可能自己的号码出问题了。于是他用这个出了问题的号码不停地拨打电话,大概过了五六分钟,手机恢复正常能使用了,这时他给××的服务热线打电话,打到人工台后没有人接听,连续打了两遍,都没有人接听,这人想可能对方已经下班了。
 
  第二天,又给这家服务热线打电话,打通以后将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对方非常干脆地回答他“不可能,我们这儿24小时都有人值班服务,怎么能没人接听电话呢?”这人强调自己真的打过两次了,对方又改口说“可能当时你打电话的时候,值班员正在接听他人的电话,你多打几遍就好了”。虽然服务热线给出了解释,但是这人还是感觉很不满意。
 
  对于手机出现空号的情况,××客服强调只能在出问题的时候拨打服务热线解决,否则没有别的办法。但是,手机既然已经出了问题,怎么能打通服务热线号码呢?服务热线一再强调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出问题时再拨打服务热线来解决,于是这人非常不满,要求服务热线提供相关负责人的号码,而服务热线又声称负责人的电话属于个人私密问题,不可以公开宣传。沟通最终失败了。
 
  【点评】最终事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连问题的原因都没有弄明白,这不仅让顾客对服务感到不满,更对这家公司感到失望。
 
  【案例2】
 
  松下公司安电梯
 
  松下公司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电梯部的接线小姐接到一个投诉电话,说他们的电梯出现了故障。接线小姐非常礼貌地告诉对方说:“非常抱歉,我首先为我们服务的不周表示歉意,这位先生您能不能告诉我贵公司的地址,我们马上派技术人员过去解决。”这个顾客告诉她地址之后,接线小姐又告诉这个顾客公司,技术人员大概在什么时间抵达对方公司,请他不要着急,问题会解决的。
 
  技术人员抵达这个公司后发现,实际上并不是安装的电梯出了问题,而是顾客自己使用不当出现了问题,而且这时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技术人员还是对顾客说:“非常抱歉,这都是我们的错,是我们没向你们交代清楚,给各位添麻烦了,以后有事情请随时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
 
  【点评】这种人性化的安抚,使得公司在顾客的眼中是可信赖的,公司的发展也就能得到保障。
 
  所以,投诉产生后,如果能将投诉处理好,就可能取得双赢的结果;如果投诉没有处理好,不仅会伤害顾客,更重要的是会伤害自己的企业。
 
  3.服务程序要得当
 
  【案例1】
 
  衣服掉进痰盂里
 
  夏季有一位客人在就餐的时候,出了很多汗,他就把外衣脱掉,挂在了衣服架上。但是到就餐结束的时候,他发现衣服已经从衣服架上滑落了,衣服架底下有一个痰盂,衣服刚好掉进了痰盂里面,弄得很湿,很脏,他非常不高兴。
 
  这位顾客就把店方的管理人员找来了,他和店方的管理人员讲:“衣服之所以滑落,我相信它是自然滑落,不是员工弄的。但是如果你们的痰盂不放在衣服架底下的话,我的衣服是不可能掉在痰盂里边的。现在我的衣服掉在了痰盂里边弄脏了,我心里非常不舒服,我有些恶心,我甚至对我这件衣服产生了一点心理障碍,我要求你们全额赔偿,我这件衣服是桑蚕丝制品,价值1380元,某某商厦买的,不信你们可以去看。”
 
  分析这位顾客的话可知,顾客说由于掉在痰盂里面把他的衣服弄脏,他心理不舒服,他产生了心理障碍,觉得恶心,这是很有可能的。另外,顾客的喊价是这件衣服1380元,如果这件衣服真是桑蚕丝制成,其价格也是合理的,由此看来顾客并无无理取闹的意思。
 
  这件事发生后,酒店管理者和这位就餐者经过很长时间的协调和沟通后,由店方负责给顾客干洗这件衣服,然后把当时的消费打了很大折扣。顾客走了以后,酒店管理者说,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投诉,是因为服务人员的工作出现了失误,所以干洗这件衣服的费用应该由服务员来承担,消费折扣由酒店方来承担。
 
  接下来,服务员就随便找了一家干洗店把这件衣服给干洗了,但是当服务员把这件衣服取回来给就餐者送去,餐者穿在身上后发现衣服严重变形,不能穿了。就餐者拿着衣服去找店方老板,要求全额赔偿这件衣服,后来的处理结果是这件衣服打了一点折扣给顾客赔偿了。
 
  【点评】酒店管理者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犯了两个比较致命的失误,亲手埋了两颗炸弹,而这两颗炸弹也都一一爆炸了。
 
   如果是稍微有一点经验的管理者,他宁可店方多支付一些干洗费用,也不会让店方员工来承担干洗这件事情。因为只要店方承担干洗,就必然涉及到衣服的接管与送回,也涉及到洗衣的结果顾客是否满意,因此店方应承担干洗费用,让顾客自己去干洗。
 
    第二个严重的错误是,酒店的员工大部分都是从乡下招上来的孩子,这些孩子对干洗并不十分了解,对这件衣服质地的认识以及相关知识也缺乏了解,管理者在员工洗衣服之前应有一个充分的交代,告诉员工这件衣服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不能随随便便找一家干洗店,一定得找一个非常有专业水准的高档干洗店去洗。如果做了充分的交代,员工把这件衣服送进一个有专业水准的高档干洗店去,干洗店的工作人员对衣料的识别以及相关知识非常专业,这个案例的结果就要改写了。
 
  从表面来看,这件事情发生的最直接原因是,服务员把痰盂放在了不该放的地方,一般来说,只要顾客抵达,酒店就会马上为其提供到位的服务,因为酒店行业的时间分为两段,一个是生产时间,一个是工作时间。
 
     生产时间
 
  从顾客抵达一直到顾客离开这一段是生产时间,也就是为顾客生产服务的同时顾客进行了消费,产品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又分为两段,一个是餐前,一个是餐后。餐前这段时间做充分的准备,保证顾客抵达的时候能够马上进行到位的服务。
 
  顾客抵达后,痰盂还在衣服架底下放着,极有可能是这家酒店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服务标准,没有相关的服务规范,在制度这块有可能是空白。当然这三点只是一种假设,但最底线是这家酒店执行法规不到位,在顾客已经抵达的时候,痰盂还放在不该放的地方,酒店的检查没跟上服务过程。
 
  企业有必不可少的三大法规,如果检查制度跟不上的话,其他两套制度健康合理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如果企业进行充分合理预防的话,是完全可以不发生衣服掉进痰盂事件的。虽然店方可以要求干洗店给予赔偿,但是这个事件更是可以避免的。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