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以来,许多运筹学家,统计学家,计算机学家和行为科学家都力图在管理领域寻找一套科学的决策方式,以便对复杂的多方案问题进行明确合理的选择。随着这方面的研究,决策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地发展,这种企业不仅经济规模庞大,而且管理十分复杂。同时,这些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超越了国界,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更加动荡不安和难以预料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整体的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管理就是决策。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作决策。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的,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集一门新兴的管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西蒙,詹姆斯·马奇,核心理论是赫伯特·西蒙提出的决策理论。
赫伯特·西蒙是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曾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伊利诺工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任计算机科学及心理学教授,曾从事过计量学的研究。他还担任过企业界和官方的多种顾问。西蒙在管理学上的贡献是深入研究了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并提出了管理的决策职能和建立了系统的决策理论。这一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独创见解。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公共管理》、《人的模型》、《组织》、《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管理决策的新科学》、《自动化的形成》、《人工的科学》、《人们的解决问题》、《发现模型》、《思维模型》等。
西蒙提出决策是管理的职能,决策贯穿于组织活动全部过程,进而提出了“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的命题,而传统的管理学派是把决策职能纳入到计划职能当中的。
1978年,“管理决策学派”创始人西蒙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几年前曾应中国科学院之邀来华讲学。西蒙在报告会上讲:“让我来讲管理学,本来还是要讲一下的;可是,昨天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在‘四知书屋’里我看到乾隆皇帝写的“刚柔密大”四个字,就不好再讲了。你们的皇帝用‘刚柔密大’这四个字把国家管理得那么好,我认为这四个字就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管理的百科全书;不仅是中国管理学的灵魂,还是世界管理的典范。不管是管理国家、公司企业、机关,还是军队,这四个字都是管理学的百科全书。”
“刚柔密大”一词源于《周易》,原文是:“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意思是:君子知道事理的微妙,也知道事理的彰显,知道柔弱的一面,也知道刚强的一面;那么,他就是万众所景仰的人物了。乾隆皇帝将“知微知彰,知柔知刚”通俗地表述为“刚柔密大”四个字。后来的嘉庆皇帝曾书写了一幅“刚柔相济政胥协;藏显咸孚治允宜”的对联,也悬挂在“四知书屋”里,表明他深懂其父书屋题名的用意:“知微”是要懂得隐藏自己的内心,“知彰”是要懂得宣扬自己的功德,“知刚”是要懂得发挥武力和权威的作用,“知柔”是要懂得怀柔安抚的手段——统治者只有学会灵活运用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的手段,才能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
《周易》“刚柔密大”管理理念也是中国酒店企业管理学的精髓。
对管理者来说,“刚柔密大”:刚柔体现于执行力,密大关键是细节。也就是做事能把握刚与柔,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掌握,刚柔相济;既严谨周密,关注细节,又高瞻远瞩,把握全局。
《周易》它博大精深,那么它究竟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呢?有没有影响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近十几年以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有两句话或者是两个理念,普通的老百姓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两句话一个是与时俱进,一个是和谐社会。
那么与时俱进在《周易》当中就是与时偕行。偕(音xie),在《说文解字》当中就说:偕者,俱也;行者,进也。那么,与时偕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这种思想就来自于周易文化,和谐社会也是如此。
在《周易》当中讲太和,追求一种企业管理最高和谐的理想状态,把它叫做“大和”,也就是太和。它讲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讲履,和之至也,履和而至,履以和行,都是讲和。实际上《周易》当中所提出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太和。这成为我们酒店人一直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所以从这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到《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对我们的当代酒店管理都有它深刻的价值。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占主流的世纪,上个世纪百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人离不开自己的文化,只有具有坚实、鲜明的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今天的国内企业也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一些地区的经济形势复苏仍然脆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深深感觉到我们的经济建设尽管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排名第二,但令人十分忧虑的是,这种快速发展的质量不是很好,效率不是很高,代价十分巨大,可持续性无法维持,其中包括我们酒店企业。这些宏观问题的背后虽然凸显了有体制机制的深层阻碍,但也同时暴露了微观层面,在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文精神集体滑落的严峻现实。中国酒店经济提高质量和效益任务仍很艰巨,新旧增长点转换任务艰巨,各地企酒店业发展进程方向和重点不一,导致一些酒店企业经营面临选择的困惑。
酒店企业的未来正处在关键的路口,是继续引领服务经济创造美好未来,还是放慢脚步等待被别的行业超越;是深化转型进程,还是陷入碎片化漩涡;是践行开放、包容理念,共同开创企业新世纪,还是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而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过去。
酒店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我国酒店企业尽管开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但他们始终行销不出他们独特的酒店企业文化,去引领时代文明和社会进步。有些酒店企业反而还在执行着原始资本主义时期长期常见的血汗文化。有的酒店企业尽管是硬件一流,规模很大,甚至还挤进了中国100强。对西方的管理制度和模式烂熟于心,但在社会责任、民生福祉等方面贡献不多,着力不够,利益与责任极不匹配,引起民众强烈反弹。更有些酒店企业假冒伪劣、违背职业道德、违法乱纪,完全丧失了道德与法律底线,这些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单靠酒店企业经营管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都不足以化解。
在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思想价值观,以及人文精神极度缺乏,又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的极度迷失的情况下,任何外在的东西都无法让一个企业强大起来。换句话说,当我们的众多企业仍是在出售有形产品,展示廉价劳动力,而不是在贡献思想,输出文化,凸显精神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就永远也强大不起来。
那么,贡献什么思想?输出什么文化?凸显什么精神?这恰恰是许多酒店企业所困惑的问题。答案很简单。就是我们的酒店企业往往是有其形而无其神,我们的硬件、软件只有物理功用,而无文化之魂。我们的许多酒店企业家只有利益追逐之心,而无精神凝聚之力。因此,酒店企业纯粹成了一个利益场,没有了一点精气神。
哲学大师康德说过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终身仰望,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法律的涵义很广,包括“物理律”和“道德律”。自然道德律的最基本内容和原则是“行善避恶”,这是人类原始而基本的伦理经验。
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振兴与发展中国酒店经济更需要大格局、大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律。我国酒店企业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我们酒店企业高管有责任为人民大众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这个梦想就是继承和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顺应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酒店业繁荣进步;也就是要继续引领酒店服务经济发展大势,为社会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不断发掘企业经济增长新动力。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酒店企业管理者。在新一轮全国经济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吸收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更要注重从《周易》哲学思想里寻找灵感和启示,改变固化的认知方式,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的盈利模式,不断寻求企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 ”
推动传统文化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顺应时代的实际需求。变革不是变回去,而是阐述出中国哲学中固有的先进性、科学性来,由现象学提升到本体论,由人治提升到法治,由人伦道德提升到自然道德,由此获得全面的变革和提升。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