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某个中国智慧酒店论坛上,听到主持人调侃某自诩智慧酒店供应商:你描述的智慧酒店一定也不智慧,而且还是低智商!我直接可以去拉开窗帘,为何还要打开APP,多花几个动作去控制窗帘....,但厂家人员一直在强调智能产品带来的各项优点,也许在很多地方,也在上演这样“鸡同鸭讲”的场景。
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酒店,不绝于耳,但什么才是智慧酒店呢?如何将原有酒店或开业时就升级到智慧酒店呢?从近期许多酒店大量投资智能化设备,期待酒店智慧化带来良好收益的愿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失效的现状看,我们需要清晰地了解何为智慧酒店。
对于任何的新鲜事物,我们必须抱以开放的心态去包容和接受,但也要从思维清晰与创新的角度来明确概念,划定范围,才能避免对于新事物的理解不一致而导致大家战略与战术上的误判。
智慧酒店源于2008年,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自此“智慧城市”、“智慧酒店”等概念出炉,2013 年5月,我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饭店智能化建设与服务指南》中定义了何为智能饭店,即“整合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体验、降低人力与能耗成本,通过智能化设施、提高信息化体验、营造人本化环境,形成一个投资合理、安全节能、高效舒适的新一代饭店”。 此处注意:并没有定义智慧酒店。
实际上,酒店开始提出的是酒店信息化,以GDS、PMS、ERP 、OA等解决酒店各部门实际运营与数据实时汇总,解决信息对称问题,跟着完成了数字化酒店,通过大屏(多屏互动)、多媒体电视、IPAD、移动互联自媒体、数字客控面板,还有光缆WIFI解决酒店的信息覆盖,接着便是智能化酒店,强调机器人服务、无人自助入住、WiFi开房、多媒体互动、数字化客房服务、移动远程设备控制等。
智能,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设备充分融合应用,也就是以前常说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酒店是用智能化的手段控制酒店设备带来各种效应。
智慧常规定义是基于生物的神经器官包含有:感知、知识、联想、情感、逻辑、辨别等综合能力。智慧更多是基于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万事万物的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这样我们就很易理解“人工智能”有一定的“智慧”这句话。智慧酒店是具备“人工智能”的酒店,能带来全新移动物联网时代全新、温暖人心的生活方式,是让酒店各类设备感知人的需求,更好地为人服务,成为酒店员工与客人,甚至客人间的温情和纽带。
作为酒店,首要的是客人的感受,觉得如家般的温馨舒适,假设客人一入住,能否奉上客人习惯的38.5度的碧螺春茶,就很考酒店的“智慧”能力,注意,这里,我用智慧而非其他如智能等的词,强调的是为人能带来感动的感受,未来酒店的升级为“智慧”一定是在“以人为本、链接、信息共享、客人习惯认知、客人健康维护”上,透过行为分析、客史速配、服务联网、身体感知、设备监控、远程行动等智能化信息传输,这一切需要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位置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必要的技术支持与硬件支撑。配合酒店服务管家提供高性价比的贴心服务,使客人感受毫无拘束的家的温暖,同时,自动化反馈系统降低着酒店的运营成本。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智慧酒店。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