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在百度的各城市贴吧、中华城市吧中表现得最为直观。有比GDP的,也有比人均收入的,还有比外国领事馆的数量或者是比地铁运营里程的长短。当然,也会有一些含金量高的、有营养的比较。比如哪个城市的PM2.5质量更好,哪个城市更适合居住养老,哪个城市更有幸福感……
在中国城市之间,帝都和魔都的比较是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北京和上海,中国GDP最高的2个城市,一南一北;一个是政治中心,一个是经济中心;一个办过奥运会,一个办过世博会;人口和GDP都相对接近。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哪个城市的高端酒店更好一些呢?
本文的对比评价标准
高端酒店数量参考携程、去哪儿网的标准,选择五星/豪华级别酒店。
相同等级的酒店之间,也存在酒店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数量多的占优。
相同品牌的酒店,在不同地理位置也有不同的品质水准,在此情况下数量多的占优。
虽然万豪收购喜达屋,雅高收购FRHI,但是此对比仍然把喜达屋和FRHI单独看成一个独立集团来比较。
本文纯属站在自身角度对比分析,结果仅供参考,但是欢迎沟通讨论。
一、总体高端酒店数量比较
(以搜索8月25日得到的结果为标准)
在携程上得到的五星/豪华酒店数量分别是
北京:194
上海:192
在去哪儿网上得到的五星/豪华酒店数量分别是
北京:195
上海:198
两个城市之间的五星/豪华酒店数量误差都在±3以内,算是平分秋色,旗鼓相当。
二、国际高端酒店品牌数量
列举了50个国际酒店品牌作为对比标准,对比结果是上海有95家国际高端酒店品牌,而北京有66家国际高端品牌,因此从国际酒店品牌数量上来看上海优势明显。从表格也可以看出上海在凯悦、温德姆、卡尔森酒店集团的高端酒店数量明显占优。
三、奢华国际酒店品牌数量
在奢华酒店品牌方面的对比,北京略胜上海。当然,上海缺失的安缦、瑞吉、太古系列酒店将在这两年补齐。而北京缺失的文华东方也将一口气连开2家。
四、超高端国际酒店品牌数量
上海在已开业的高端酒店品牌方面明显占优,在列举的18个高端品牌中,上海尚有W酒店、康莱德、安纳塔拉及莱佛士品牌尚未进入,但是在未来几年W酒店及安纳塔拉已经确定进驻。北京缺失的高端品牌较多,包括豪华精选、安达仕、英迪格、安纳塔拉、卓美亚和朗廷。
五、豪华国际酒店品牌数量
上海在豪华等级的国际酒店品牌数量方面也占有明显优势,目前仅缺丽晶及朗豪品牌尚未进驻。北京则缺凯悦、温德姆系列、豪生、丽笙品牌。
六、国内高端酒店品牌数量对比
在国内酒店集团方面,一直有南锦江,北首旅的说法,此外我们还把国内2家在高端酒店领域发展迅猛、排名靠前的万达和开元一起列入国内高端酒店品牌对比行列。通过表格可以发现,锦江在北京的高端酒店数量超过其在上海大本营的数量。而首旅在上海没有任何一家高端品牌酒店开业。
除了品牌数量对比之外,我们换个维度去比较北京和上海的酒店优劣势。
七、高端精品设计型酒店对比
此类型包括了特色精品酒店、设计型酒店,考虑到部分精品酒店体量较小而无法达到携程的豪华评级,但是酒店在品质和价格方面能够达到豪华标准,因此我们从四星/高档及五星/豪华中挑选出平均房价在800元以上的酒店。得到的高端精品设计型酒店数量基本一致。
八、高端公寓酒店对比
主要以国际三大公寓酒店集团的品牌分布为对比依据,从表格可以看到上海的酒店服务式公寓数量明显占优。
九、国际高端度假酒店品牌对比
上海在国际品牌度假酒店中数量明显优于北京,这可能跟上海周边度假资源较为丰富有关。
十、未来即将开业酒店对比
根据网上的官方信息、新闻及其他第三方渠道汇总出北京和上海未来即将开业酒店(此信息仅供参考,以最终实际开业为准)。从开业酒店数量来看,上海整体开业酒店数量多于北京。可以预见,未来上海高端酒店的竞争将异常激烈。
十一、北京和上海国际酒店品牌对比
通过对已经进入中国,且在中国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端国际品牌酒店数量对比中,上海国际酒店品牌数量多于北京。
上海和北京还缺什么品牌?
通过以上已经开业及即将开业酒店数量的汇总,我们就可以知道北京和上海还缺什么品牌,如果有业主想要开新酒店,可以考虑引进新品牌合作,给市场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
综上,上海VS北京的高端酒店哪个城市强的问题,基本有了答案。在高端酒店数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北京的奢华酒店数量略多于上海,但是整体国际酒店品牌数量,上海远超北京。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