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如果你在携程网上订一张机票,携程(CTRP.NASDAQ)将因为这笔票款,从航空公司获得佣金,不过现在,如果你再从它家的网站上订一张机票,拿到佣金的就不一定是携程了。

过去的一年,携程网在机票销售中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从单纯的机票大代理,变为像去哪儿(QUNR.NASDAQ)一样的开放平台。大大小小的机票代理商,可以申请在携程上卖票,与按点击量和成交收费的去哪儿相比,携程的平台使用还是免费的。
开放平台让航空公司坐不住了。尽管多年前就开始强调直销,航空公司如今自家飞机的旅客依然大部分是从票代那里订票。随着中小票代逐渐向去哪儿、携程的平台上聚拢,航空公司开始向平台喊话求规范,希望夺回话语权。
开放平台PK去哪儿
其实,开放平台的工作,携程在2013年就开始在业内低调推广了,目前,携程的机票分销平台上,已经入驻了全国近千家供应商(即机票代理)加盟。
携程机票事业部CEO熊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目前,供应商的机票产品已经占携程机票平台销售的50%。“我们今年还开始和境外供应商接洽了,第一步是韩国,已经建立了韩国分公司,接下去会向全球发展。”
对自己也销售机票的携程来说,开放平台给供应商,短期可能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因为一些供应商在某些航线上提供的价格政策,可能会比携程优惠,消费者选择了供应商的,也就不会订购原本可能携程自己销售的机票,意味着携程将一部分佣金收入拱手让人。
“的确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有了来自供应商的更有竞争力的机票产品,一些还可以搭配携程的酒店和旅游产品,就可能吸引更多的客人,从旅游套餐、 机+酒等产品上赚钱。”熊星说,“机票是旅行的引擎,客户预订完机票后,还会有很多其他旅游产品的需求,所以我们开放平台后,未来还会致力于机+X产品的 研发。”
当然,开放平台的决心,也有竞争对手去哪儿推动的成分。根据CNNIC发布的《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行业发展报告》,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目前呈 现携程、去哪儿两家独大的竞争态势,2013年两者的用户份额分别达到33.9%、22.1%,而在机票业务板块中,去哪儿的机票销量已经超过了携程。此 外,去哪儿一方面做比较平台,一方面也开始和平台上的OTA抢生意,不仅开始自己卖机票,还涉足了酒店直签等业务。
“携程以前是以商旅客户为主的平台,但现在中国市场上增长最快的是休闲旅游客,这部分人群,也成了OTA争夺的焦点。”携程大交通事业集团CFO冯雁对记者透露开放平台引入供应商后,携程的休闲旅游客占比从30%提高到了50%。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