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一下“营改增”对PMS(酒店业务管理系统)的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价税分离”这个关键点上。
那么,什么是“价税分离”呢?
无论销售产品对外报价是按含税报价还是不含税报价,都要求PMS系统能够根据国家规定的不同税率,将产品的净值和增值税分离为不同的科目。

根据对“营改增”政策的解读,酒店、餐饮等生活服务业适用6%的增值税。现在很多业内人士最大的认知是:不就是将原来营业收入×5%的营业税,变成了“含增值税营业收入”÷1.06×6%的增值税么?
好像也就是简单计算一下吧,没这么复杂啊?后台财务算一下就好了嘛,最多把增值税从报表中分离下就可以了嘛,PMS需要做什么改动吗?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营改增”对PMS的影响是在数据方面。
营业税是价内税,以前我们的营业收入是包含营业税的,但增值税是价外税,那么代收增值税部分是不应该计入营业收入的,所以我们的ADR(已售客房平均房价)、RevPAR(指每间可供租出客房产生的平均实际营业收入)、预算、销售员佣金等等酒店经营指标的统计口径就会发生变化。“价税分离”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然所有的统计都是含税的,而且税率还可能会不一样。PMS没有真正的“价税分离”,仅仅通过报表统计上修改,将影响酒店的各项营业指标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是对财务审核的影响。
财务审核主要依靠的是单据和PMS内部的各种明细报表,“营改增”之后,所有明细数据必须和统计数据保持一致性,这样才能便于财务管理和审核,仅仅修改统计报表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一线操作员工,我们希望他们改动越小越好,一笔账不要因为“营改增”而录入两次,操作的复杂度不能增加,要保持原来的方便性,又能符合经营报表统计的要求,这都同样重要。
在对客人服务方面,影响主要是在账单上,以前的一笔明细账是不行了,需要清楚的告诉客人每笔明细账的净值、税率、税费及总数。发票的结果是否和客人的明细帐目能一一对应,这都需要真正能价税分离的PMS系统才能实现。做到这一点,“价税分离”是基础。
在很多适用于大型酒店的PMS中,其中包含的餐饮、娱乐等子系统都面临“价税分离”的问题,更需要根据这些场所销售产品的复杂度设定不同的增值税率,这更要求PMS厂商能够有强大的底层架构能够快速适应这种变化,让系统能够提供相关功能,符合“营改增”的制度要求。
当然,“营改增”过程中,除了“价税分离”这个关键点外,还有诸如“进销存管理、一键开票”等其它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也会对酒店的的增值税抵扣,发票管理等其他方面产生影响。
(上述报告来自众荟信息,其为国内首个酒店业全数据平台。以“ 大数据+渠道+PMS”的创新模式,融合酒店行业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通过三大事业板块打造从云PMS、渠道直连到数据增值服务的系列产品,打通酒店行业的信息通道基础建设和行业数据链生态建设。)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