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这些新的设计酒店 让老建筑重获新

1970-01-01 08:00 来源:IDEAT理想家 作者:Alex

将老旧建筑改造成全新的设计酒店,这种新旧生命的反差与矛盾形成某种审美。它们破旧的外表下埋藏着过往和故事,也蕴含着无尽的潜能。

  美学与氛围的重建让整个空间散发出克制和解放、恒久和转变的微妙力量,一套旧的舞台背景,随时准备焕发新生。

  纽约

  Life Hotel

  全世界都在关心着纸媒的发展,但没有人能够真正预测到它的未来。而对于热爱平面杂志的人来说,也许这间Life酒店能够带你回忆起一些当初的辉煌。

  酒店的前身是纽约《LIFE》杂志的编辑部大楼,这本创办于1936年的印刷物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摄影周刊之一,许多作家、记者、艺术家都曾在此停留。2007年停刊后,建筑曾被改造为公寓和小旅店,经营得不算太好,但“LIFE”的招牌却始终保留在门口。2015年,开发商David Mitchell以超过4000万美元的价格将这栋楼买下,并找来纽约知名餐饮品牌BR Guest的前任设计总监Tara Oxley担当设计。或许情怀是LIFE酒店最大的一张牌,但酒店最终呈现出的克制而考究的复古感又值得细细品味。大片白色的墙面清爽明亮,艺术家专门为LIFE创造的200多幅作品也分别散落其间。98间客房的装修风格有向上世纪致敬的部分,但也经过了当代设计眼光的审视:铁架床,黄铜部件,现代的软装,高挑的天花板,大理石的浴室台面……再加上无线音箱、智能电视,焕发出典型的新时代气息。酒店的餐厅Life Restaurant是餐厅业老手Stephen Hanson和主厨Michael Vignola合作的结果,提供全日餐饮。大堂和地下室分别有一家酒吧,尤其是地下室那间,曾经就是《LIFE》杂志的员工平时休息小酌的地方。David Mitchell说:“当我第一次踏进这里,我感觉到它(这栋楼)仿佛在对我说话,这成了LIFE酒店的灵感。”反正时代总会逝去,但精神持续流传。一本杂志的魅力能有多大?依旧耐人寻味。

  地址:19 W 31st St, New York, 美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