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阿里旅行品牌全面升级为“飞猪”,英文名“Fliggy”。此举引来媒体、业内人士和无数粉丝关注。不过,正当大多数人都在为极光下的“飞猪”、“北极圈的圣诞老人”和蒋敦豪的歌声疯狂之时,笔者看到的却是阿里旅行品牌差异化之路的崛起。
为什么是“飞猪”、极光和圣诞老人?
如果有人要问我:观察OTA这么多年,究竟此OTA和彼OTA之间有什么差别?我会回答:每一家OTA的业务各有各的基因,也注定了他们各有各的优劣势。然而如果你问消费者:携程、同程、途牛、驴妈妈等等OTA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估计10个人中有9个说不清楚。为什么?因为以往在消费者眼里,只看到所有的OTA都在促销,你也打折,他也打折,你打折和他打折之间能有什么区别呢?
直到淘宝旅行升级为“去啊”,让我看到了行业的一点迹象。什么迹象?那就是OTA之间的价格战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品牌化发展时代即将来临。当年,“去啊”发布时用的品牌形象是麦兜,笔者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笔者看来,麦兜不是一只普通的猪。你还记得那个明明老妈没有钱却成天幻想着去马尔代夫的猪吗?还有那句经典的“那里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这是只有梦想的猪。而这只猪,用来唤醒广大年轻消费者心中游遍全世界的梦想,再合适不过了!笔者认为,这就是阿里旅行最初的品牌定位,很正确。然而,在第二此更名时,阿里旅行却用了“去啊”作为品牌名,导致消费者很难将“去啊”和那只猪挂起钩来,笔者认为就有些欠妥了。当然作为过渡期战略,也有它的用处。
“飞猪”的出现,让阿里旅行的定位彻底清晰了。为什么是飞猪?如果让笔者来诠释的话,这就好比在对全国的年轻人说:如果你像麦兜一样,怀揣着飞遍全世界的梦想的话,就找我们,我们帮你实现。从英文名上推导,Fliggy其实就是Flying Piggy(飞翔的小猪)的缩写,这个品牌名和品牌形象,即便对于到了把年纪还大言不惭地自称为年轻人的笔者来说,依然独具诱惑和煽动力。多年来一直观察、研究着旅游业,“飞猪”让我回想起当年执着于旅游的梦想。那么后面为什么出现极光、圣诞老人这些元素的出现,各位看官自然懂了。
“飞猪”再战携程 未来会怎样 ?
这一次再提携程,是因为携程是中国OTA历史上最早的品牌了。论产品被使用过的累记人次,携程无疑是最多的。这也成为携程后来能够并购艺龙、去哪儿的资本。然而笔者始终认为,“最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陈旧。阿里旅行此次升级为“飞猪”,笔者认为,是要和携程彻底划清界限。这颇有点多年前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品牌之战的意味:作为后来者的百事可乐主打年轻,和可口可乐形成了鲜明的品牌区隔,这使百事可乐从可口可乐那里抢来不少市场份额。
从阿里旅行的“飞猪”品牌来看,主打年轻一代也是充分符合其企业基因的。从淘宝旅行,到去啊,再到“飞猪”,淘宝的基因本就在于用户年轻化。而纵观过去,阿里旅行的品牌战略给人的感觉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年轻”。两年来,阿里旅行从发布“未来酒店”到“未来景区”再到“未来飞行+”,全部都是在满足年轻用户的需求。从产品来讲,无论是“信用住”、还是“VR选房”这些听起来特别具有科技感的产品,目标受众也是年轻人。试问,年轻的时候谁不想追求点刺激,想捣鼓点新鲜玩意儿?
这一路走来,其实“飞猪”品牌的发布也是“水到渠成”,而整整两年阿里旅行和年轻人的一系列品牌互动,也将成为接下来其对抗携程的有力武器,从品牌定位入手阿里旅行无疑已经切开了市场。
品牌的变 必将伴随服务的创新
笔者认为,品牌虽然是个名字,但绝不能徒有虚名。如果说未来酒店没有“VR”、“信用住”来支撑,必将令看官们唏嘘不已。这显然不是阿里系的作风。因此,笔者不防大胆预测,接下来阿里旅行在产品和服务上,还将有许多创新。以“品牌、产品和服务”来形成差异化,才是阿里旅行的最终目标。在“极光下的发布会”上,“飞猪”提出的“全球30分钟响应”的24小时服务标准便是一例,“出境超市”或许是接下来的一个方向,还会有更多,这些都值得我们这些行业观察者和广大消费者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