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分享 | 活着渡过疫情,做个“不务正业”的

来源:里屋里 | 作者:olivia | 2020-05-15

没有任何征兆,新冠病毒忽然而至,举国之力,积极战疫。这个神秘的物种,突然改变了人们好多原有的生活,全民禁足,这个世界突然安静下来。
 
反思,成为主旋律。整个旅游酒店业,也突然被踩了刹车一样,除了没有生意,其他的都有了:情怀、关爱、抱团取暖,砥砺前行。
 
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实情况就如马先生说过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可是,很多人死在了明天晚上。。。”
 
所以,“活着”变成了冰期时刻酒店业的主基调。扛过去,终究山河无恙,春暖花开!
 
2003年5月10日,淘宝上线,当时页面上醒目地写着:“纪念在‘非典’时期辛勤工作的人们。” 而过去17年也见证了中国电商平台从无到有的爆发性增长。当年的酒店业也在疫情中疼过,好了伤疤忘了疼,17年过去了,历史重演,酒店业除了等待,无力回天。反观淘宝为首的电商平台,17年的锤炼,自创、优化、改变行业规则,同时也无处不在的改变着人们消费习惯。基于客户画像能做到针对每个消费者的定向精准营销,此次疫情期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商平台依然火爆。同样17年过去,酒店业态,好像,并没有本质变化,或许有些酒店连客户群体的营销画像都还没有。
 
如果,此次的挑战,最终能激发酒店业的某些刻骨铭心的改变,下一个17年,酒店人是否会笑着回忆起这个痛彻心扉的时刻,饱含热情的给晚辈聊着,那绝地反击的往事,还能感慨,此生不枉酒店人,见证、参与并助力过这个行业的变革!疫情之下酒店人到底可以做哪些改变?以下建议希望能给你们带去一些思考。
 
1、 基于“专业”,做点“不务正业”的事
紧跟时政热点,把握时代脉搏,把追求创造美好生活定为主基调!基于酒店但不局限于酒店,源于酒店又高于酒店。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如品控、服务、专业标准等,做好主营业务的同时,开发多样化酒店产品,将餐饮外卖服务、专业洗涤服务、豪华车接送服务、物业家政服务及培训等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提升酒店多样化盈利能力,同时规避业务类型单一化的风险。
2、 电子商务运作部门在酒店地位的提升
酒香也怕巷子深,酒店创造了优秀的产品,如何通过合适的渠道吸引客户眼球,把酒店和客户的关系转换成:从“我想卖”,变成“客户想买”。酒店也和电商相比,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上,酒店业步子慢了。
当年的电商起步阶段,为和酒店合作,不惜自掏腰包买了礼品求着酒店给通过他们平台预定的客人入住时赠送,时至今日,酒店求着电商平台合作、主推,哪怕佣金成本持续在增长。究其原因,后者强大的电子网络渠道的影响力,谁也无法否认。奋起直追,酒店拥有最好的资源,充分结合电子商务渠道(自营、第三方渠道)同步开拓,借力使力,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来运营酒店。
 
3、 跨界运营是规避市场风险的必由之路
这个时代,“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这种现象已见怪不怪。如何不被淘汰,最好办法就是不停寻找自己的痛点,寻求解决方案,才能让自己活着。活着,是变强大的首要条件!否则,这个时代,给你温柔一刀灭掉你的时候,是连正眼都不会瞧你的,更别提回头给你说抱歉了。愈发激烈的竞争,只会让落伍者,连对手是谁都没弄明白,就被淘汰出局了!
 
4、 超脱于硬件的“情怀”是酒店人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不卖硬件和服务,我们经营‘情怀’!”情境式体验,达到客户体验预期可以达满分;超越其预期,可以达120分或更高分,利用”情怀“培养自己的粉丝团,才有机会积累粉丝团“超越理性的忠诚”,一传十,十传百,裂变式的客群自我扩充和复购,才能让酒店从“我去哪里找客人”升华为“我该如何更好的服务好我的粉丝”,因为每一个粉丝早已被变成了你行走的活广告。
最后,希望藉此向每一位奋斗在抗击疫情战线上的酒店人致敬!未惧雪再冷,愿趁风又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