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付刚:钱进离职万达酒店之三问

2017-03-20 14:05 来源:迈点网 作者:Alex

        首先,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比较“唬人”的标题。这几天微信朋友圈的热度,被一位叫钱进的人刷屏。钱进是酒店人眼中“神”一样的人物,而万达的酒店帝国在我们眼中同样也近乎“神”一样的存在。写这篇文章,无意对任何人或对任何公司带有任何主观看法,钱总、万达及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回顾下这件事情:

  3月17日凌晨,钱进已从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离职。在邮件中,钱进对这两年给予他支持和帮助的同仁们表示感谢。

  2015 年 5 月 19 日,钱进离开供职近30年的喜达屋酒店集团(现被万豪国际收购),正式加入万达。而据万达酒店发展发布的2016年业绩,万达酒店实现收益约3.74亿港元,同比减少82.8%;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066.3万港元,同比减少76.9%;基本每股亏损1.3港仙。

  公告称,收益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中国分部的物业销售收益大幅减少约17.74亿港元所致。由于桂林项目已于2015年竣工,故该项目的大部分物业销售收益已于2015年确认。于2016年,该集团收益主要来自销售少量桂林项目及恒力城的剩余单位。此外,亏损减少主要是由于投资物业的一次性估值收益净额约2.26亿港元;马德里项目存货的非经常性减值亏损拨回约1.61亿港元;所得税开支减少约3.97亿港元;销售开支减少约2930万港元;融资成本减少约3260万港元。

  不可否认,从钱总到万达,每一个举动与动态都备受关注。如果这事换着我等普通凡人,也没什么好讲的,入职或离职,也是再平凡不过的一件事。既然大家对这件事都是“兴致盎然”,此事定有“蹊跷”。元芳,你怎么看?

  这件事情我们无需对钱总或者万达做过多解读与评论,依小的来看,这事得从企业“高管离职”这一现象聊起。

  一、高管从企业离职,是人出现了问题?

  从酒店人才市场整体情况看,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流动率高。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酒店与房地产行业,当然也存在于其他行业。特别是对于企业高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有所谓的“职业危机”,即做到一定位置上的高管在经济上早已经实现独立,如今天要说的万达,以其规模,其分公司的高管年薪至少在几百万以上,更何况是钱总。

  可问题是,一家大型企业,一定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创始元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想法,很容易与空降的“外人”在管理上产生冲突。当企业认同“外人”的观点,将资源向其他领域倾斜时,一定会出现彼此“消耗”的“斗争”。我们通常说“空降兵”尽量不要在短时间内形成太大的规模,否则就会形成一股“新势力”,产生反客为主的现象,从而与原有的“势力”形成对立甚至冲突。

  二、高管离职,是企业出了问题吗?

  大型企业受经济环境或国家产业政策影响,譬如本文中提到的万达正是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影响的一个典型代表行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会“逼迫”他们做出一些方向上的转型,这种转型势必会带来方方面面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企业内部人员的变动,甚至会加速企业高管的流动。很多企业需要转型的时候,引进外来人才,淘汰掉不适合企业新方向的人员,这样做的确可以加速企业运营的效率,但这确实是一把双刃剑。

  三、高管离职,是经营效益不好吗?

  高管离职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可否认的讲,离职原因多处于业绩低迷状态。但也不排除企业经营战略变化、行业发展预期不稳定等原因。

  从马斯洛需求上讲,企业高管们早已经实现了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他们在“职场”上要拥有的就是自我实现。他们往往在职场打拼多年,有骄人的企业经营战绩或管理成就感,他们更容易产生自我实现让别人认同自己的需求。因此,我们往往看到这一阶层的人在辞职以后,要么自我创业,要么选择一个能够具有更多决策权的职位。

  其实,对于人员流动或者高管离职,并不应片面地认定是企业管理自身出现了问题,也不应当片面地认定高管离职会对职场发展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钱总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酒店业前辈,也是中国本土酒店人的骄傲!钱进终归还是要前进的,离开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后,钱进将去向何方?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又将有哪些新动作,我们将持续关注。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