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做合适的事”,这是我15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得到的感悟。
刘邦建立汉朝后说:我治理国家不如萧何,计策谋略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我成功了,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大家共同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真正的管理者,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有多勇猛,只要懂授权、懂信任、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古往今来,无论是国家的治理还是企业的管理,道理都一样。识人用人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管理者的发展远景。用易中天先生的话说,曹操是非常会用人的管理者,他十分懂得“争天下必先争人”。 他善于“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曹操的好不仅在于其用人之术,更在于其用人之道。
合理使用人才是用人之道的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使用人才,更好的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关键在于管理者对人性、人心的透彻理解、把握和感悟。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的地方,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管理者应用其高超的智慧,合理使用人才,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下属的潜能,并不断为下属创造更富挑战的机会,实现双赢。大思想家孟轲的那句名言更是大家所熟悉的,即“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也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关键是如何识别和使用。
一个老农对三个残疾儿子命运的安排的故事,可谓是合理用人的典范:老农因近亲结婚,生了三个残疾儿子,大儿子是盲人,二儿子是下身半瘫,小儿子左手残疾,村里人都在担心他们将来怎么过日子,可老农不这样认为,除了从小给三个儿子灌输自强不息的精神之外,等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他这样做了安排:大儿子学推拿,二儿子学电脑,三儿子学书法,各取所长,后来大儿子开了推拿店,由于技术好,顾客盈门;二儿子成立了电脑公司,生意红火;三儿子书法出神入化,远近闻名,一个个都成了对社会有用之人。
管理者用人也一样,要想掌握高超的用人之道,在吸引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管理人才的过程中,我认为这几方面很重要:
首先要做到知人善任。知人,就是要了解人,指的是对人的考察、识别和选择;善任,就是要善于用人,指的是对人要使用得当。知人善任,就是管理者在客观、公正地考察、了解下属的基础上,把下属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充分地发挥其特长。这是管理者用人管人的首要任务之一。
其次是广罗人才,不拘一格。人才就是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的人。人才来源不外乎对外招聘和内部选拔。选人要大视野、大智慧、广渠道,要打破常规,避免设定过多的条条框框,防止选用人才的绝对化和单一化,为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和专业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用长处,让每一个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再者是信任,以诚相待。管理者对下属在信任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放手让下属去干,充分发挥其最大主观能动性。人们常说的“用人不疑”也是同样的道理。管理者对下属要以诚相待、实话实说,要善于对下属进行感情投资。感情投资不是一般的拉关系,而是对下属的真诚和坦荡,用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下属。
最后是奖惩结合。一个企业的奖惩机制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全体员工行为的塑造。奖励优秀的人,是一种树立榜样的手段,惩罚犯错的人,也是一种教育的方法。同时,对员工发生的行为应给予及时准确的反馈,奖惩的及时性是有效激励的一个重要指标。使员工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够被奖励,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从而自觉地朝那个方向去努力。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企业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有了兴旺发达的资本。只有一流的人才才会造就一流的企业。成在用人,败在用人。用人与决策一样成为每一个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如何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对企业的高速、稳定、长期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更好的吸引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管理人才而不懈努力。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