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微博微信时代 彼岸还是苦海

2013-06-14 12:38 来源:微媒体 作者:admin
 
  现下的时代是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从开始的天涯、猫扑论坛灌水,到新浪博客长篇大论,再到微博的140个字的短小精悍,最后有了微信的风靡全国。
  在微信用户据说早就突破3亿的今天,如果说微信是一种潮流,那么只需动动手指,使用一个软件,就能找到跟整个世界处在同一个频率的幻觉,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已不多了。
  微博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社交和生活方式,人们从以前的电话短信,变成了有事没事的微博互相调侃,而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也收到了大众的关注。微信正在做着相同的事情,而且来得更加凶猛,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得面对,甚至要努力调整自己去更好地适应。至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已经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
  微信的火热,与大力的炒作也是分不开的。有这样的一个段子,”一少妇买了iphone  4s打算越狱。到店里不知道怎么说,憋了半天爆了一句‘老板我要出轨!’老板愣了几秒果断给她装了微信。”据说,这是腾讯营销策划的案子,就跟当年的陌陌面世的时候所推崇的“约炮神器”的宣传语,使得用户迅速增加到5000万一样,这种误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微信的传播。生活中虽然不乏这样的例子,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微信上附着的暧昧因素将越来越淡化,最终回归其本身——一款大众化的社交软件而已。这就跟当年qq初起之时一样,也曾经被很多道德家视为洪水猛兽。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爆炸,人们,彼此的联系变得空前方便与快捷,这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一种悲哀。公交上,每人抱一手机,“埋首苦读”;去相亲,问好后第一句话竟是“你玩微信和微博吗”;马路上,遇到老人跌倒或是车祸等等,第一反应是拍照发微博而不是上千救助;大家好不容易坐在一起聚餐,本来应该聊聊彼此境况,现在却人人拿出手机刷微博,以至于饭前上缴手机成为一种有趣又无奈的呼声。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
  很多人宁愿用微信去跟陌生人聊得火热,却淡漠了跟真正的亲人朋友面对面说话的时光;一对情侣面对面坐着,却各自拿着微信摇一摇,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就坐在你面前,你却在发微信;甚至,许多的人一天到晚在不停刷新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生怕错过了什么,而一旦手机没电或者不在网络上,立刻就六神无主,陷入一种深深的焦虑,这已经成了一种病态。
  于是小编不仅要问,QQ,YY语音,微博,微信,陌陌等等,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交工具,这样繁复纠缠的虚拟关系真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吗?
  小编本人有深切的体会,有段时间,每天花在YY语音和微博上的时间都要超过6个小时,甚至上班时间,朋友吃饭时间,聊天时间都在想“Y友在干嘛”、“博友又有什么更新”、“他们有没有提到我”,做事不专注,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但是我们所谓的关注,就像有人形容的一样“绝大多数都像NBA比赛第四节胜负已定时,可以称之为垃圾时间”。浪费了茫茫多的时间,有时候缺连博自己和他人一笑都做不到。
  显然,不可忽视的一个悖论就是,从博客、微博、到微信,人们表达得越便捷,就越没有重量。认识得越轻易,就越没有留恋。联系得越紧密,就越容易空虚。所以,思考越来越少,表达越来越轻佻,所以爱情成了暧昧,沟通成了勾搭。人们再也没有家书抵万金的慨叹,也失去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兴致。在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和社交工具之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似天涯咫尺,但更多的人却咫尺天涯。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