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营销狂热,酒店和个人急速跟进
酒店行业近期举办以微营销为主题的培训确实不少,也恰恰对当前环境下酒店经营的情况作出一些判断,不少酒店在积极地将那套经验借鉴到微信营销,但笔者希望提示酒店在微营销运作上应更多地去建立一种基于新营销的全新认知,而不是短期的利益。
酒店和个人跟风投身微营销无非两个原因,其一是希望尝试这种新的营销方式为酒店获益,其二是跟上趋势,不落伍。但是我们会发现极少有外资酒店品牌规模性组织微营销的活动,为什么?是因为对互联网或新营销熟悉的酒店集团已经有客观认知,还是他们很理智冷静。
反而二、三线的中端酒店在这块领域最为活跃,加上外部环境的热炒,有些坐不住了。便出现“曾经错过微博,不能再错过微信”这一说。他们对网络营销、新媒体营销、社会化营销等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同时酒店没有专设电商,也没有非常懂互联网营销的人。在各种机构几轮的宣传推动下便作出了快速跟进的策略。然而每一个酒店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对微营销的实践和关注也存有区别,微博微信对酒店营销而言还是个工具,总有人适合总有人不适合。
二、酒店行业要再关注微信的定位
微信如何定位,除了因商业目标不同而不同外。腾讯说过微信应该成为一个服务型工具,而不是一个营销渠道。这里我们拆解下微信公众平台,看看本身有什么?其实在我眼里只有2个功能。1)信息群发,即给所有关注者群发信息,同时收集到用户数据,本质就是一个数据库营销平台(和曾经短信营销SMS一样),当然它内容形式多样化些,有语音、图文。2)开发者模式功能延伸,比如微信导航(本质就是一个轻量级官网)、微商城(本质是一个移动网店)、增加用户互动的机制(有奖转发、大转盘、刮刮奖)。
倒是个人微信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功能如摇一摇、查看附近人、扫一扫、微支付、朋友圈等。但是朋友圈现在体验越来越不好,又变成类微博刷屏的样子,信息泛滥。5.0版本的公众账号限制每月群发一条,而且分为订阅号和媒体号,这样更加降低了信息曝光率。现在有些OTA、银行和航空公司把微信作为一个服务用户的工具,用户主动的体验服务,方便快捷,比如招行查余额,南航值机手续等,值得酒店借鉴。反而那些靠信息群发来主动营销的方式不受欢迎也不长久。从客服工具来说,其实用过微信公众平台的人知道,它做客服工具很不方便的,不但信息只能保存5天,而且只有在网页版用。那么说到这里,回头看微信公众平台价值定位还是服务为主,沟通、互动、微官网和维护老客户。它传播的价值弱于微博,同时也无法像微博一样沉淀用户口碑,搜索挖掘新用户,危机公关等。
当然要真正理解微博微信营销价值并不能只通过工具本身的功能来看,还需要从社交网络属性的差异化理解,微博是单向的弱关系社交,重于传播媒体属性强;微信是需要双方确认的双向关注强关系社交,重于沟通互动,通讯对话属性强。但对营销来讲,既需要传播来吸引新用户(微博),又需要对话互动沉淀老用户提高二次购买率。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