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小费不小:提升中国服务的重要环节

2013-07-31 12:51 来源:《饭店业》 作者:魏小安
  一、中国服务发展呼唤小费
 
  小费是世界服务业通行的规则,任何规则后面都有规律,所谓科学发展,就是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符合规律。小费作为服务业的一种员工收入方式,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这是对于这类工作的特殊激励方式,也是直接方式,因此,对于服务效率的提高,服务品质的保障,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服务的核心在于品质,其构成首先是稳态元素,包括服务设施、服务设备、服务项目、服务方式;其次是动态的元素,包括服务技能、服务效率、服务态度、服务价格;第三是扩展的元素,包括服务模式、服务网络、服务品牌。服务也要强化个性,现代服务业不仅在于业态的创新,更在于模式的创新,标准化保障服务业的品质基础,个性化提升服务业的品质内涵。
 
  中国现在已经全面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但是产业结构仍然很不合理,大体处于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初期的水平。2010年,全国产业结构为一产占11%,二产占46%,三产占43%,其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也低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55%的平均水平。如果以时点来判断,基本上是美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欧洲五十年代、日本六十年代的产业结构状况。服务业的落后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作为世界工厂,只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越是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越排斥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将是长期的重大问题,其主要渠道必然是服务领域。
 
  在服务方面,随着历史上几次市场经济的高峰,中国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服务传统,但是在现实中始终没有真正的地位。新中国60年的发展,工业领域是“先生产,后生活”,农业领域是“先治坡,后治窝”,好不容易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区分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自然又把所谓的生产性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这里面既有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也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使我们的服务业缺乏文化内涵,缺乏人文关怀。
 
  比起制造业,中国服务更加落后,规模很大,体系形成,但是水平不高,效益低下。其主要原因,一在传统,历史上就有“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的说法。二在观念,服务业不创造价值,服务是低等岗位。三在基础,中国只有对官员才有服务概念,实际上是伺候,谈不上产业化。四是规范,普遍无标准,无培训。五是环境,自生自灭,政府没有足够的支持,反多歧视。六是品牌,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甚至认为不需要品牌。七是技术,服务业本身就缺乏技术含量,加之缺乏市场引领,使服务企业呈现“没大没小,没好没坏。没黑没白”的状况。在全国服务领域,只有旅游行业,由于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较高,起到了带头作用,率先进入国际领域,达到国际水平。 
 
  服务业涉及范围及其广泛,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分类。从服务对象而言,包括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家庭服务;从发展而言,涉及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等等。说到底,是谁服务,服务谁,服务什么,怎么服务。进一步,是产业格局、产业体系、产业政策。总体而言,后工业化社会必然是服务业主导,因此,应当研究以后工业化社会发展为着眼点,以产业体系建设为着力点,以社会服务培育为突破点,以旅游服务为拉动点。
 
  从国际来看,服务形成微笑的中国,将改变沉重的形象。 
 
  从社会来看,服务业将成为主要的就业领域,形成城乡统筹的新机制。 
 
  从经济来看,是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重点。 
 
  从文化来看,将创造一套新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体系。 
 
  从环境来看,服务业形成低碳清洁机制的门槛低,前景大。
 
  从发展来看,制造业把人变成了机器,高端制造业索性淘汰了人。服务业把机器回归为人,高端服务业更需要高情感。
 
  服务业的构成非常庞杂,有的异军突起,如金融和通讯行业,凭借垄断性和知识性,占据了高端。有的理论上是服务业,实际上是被服务,如政府和军队。有的属自由职业者的合伙,引领发展,是机构性的服务方式,如律师、会计师、咨询师等。总之是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本文所说范围,大体上还是传统服务业,如酒店、旅行社、餐饮、理发、洗浴等行业。这些行业,劳动密集程度高,也有相应的岗位技能要求高。其中的一线人员,和客人直接接触,他们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客人的感受,也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一般被称为“窗口行业”和“亲善大使”。但这些往往只是说法而已,在现实中,常常是这些员工压力最大,强度最高,收入最少,因此也形成了新时期的“用工荒”,又造成了企业的实际困难。
 
  目前,在这类服务企业中,面临着五大困难。一是税负过重,中国本来已经是世界上税负痛苦指数居于前列的国家,总体在30%左右,服务业又高出制造业3个百分点左右。而且“头税轻,二税重,三费四费无底洞”,加之政府各个基层部门和人员的骚扰,负担更重。二是物料成本上升,通货膨胀如影随形,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三是能源价格提升,而且对服务业层层加码。如酒店的水、电、气三项价格多年以来始终比商业企业高50%,比工业企业高100%甚至更高。四是房地产成本上升,造成初始投资攀升,租赁价格攀升。五是员工成本上升,近几年已经提高了50%以上,以至于有的老总说:找个好服务员相当于找个儿媳妇。
 
  传统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国民就业和创业的主要领域,按照国际惯例,只要达到一定的就业规模,都有大把的政策支持,中国可以说是个例外。上述五大困难,税负问题是政府政策问题,也是发展环境问题,只能靠政府觉悟。物料成本是宏观经济问题,也是发展阶段问题,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能源成本是垄断问题,1991年,国务院9号文件就明确要求酒店和工商企业同价,10年过去,有二分之一落实,已经不错。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出台,又一次明确,仍然有待于全面落实。房地产成本上升是城市化的必然,也躲不过去。总体而言,这些困难都是刚性的,一是工业化的发展思路,GDP的业绩追求,二是政府之间的攀比,三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心态,形成了服务业发展的恶劣环境。对此,我们只能忍着,没有什么招数。人员成本也有刚性的一面,但是多少有些弹性,可以做点文章,就像俗语所说:大拇指卷烙饼—自己吃自己,但这又不是长久之路。所以,从国际惯例参考,从实际问题出发,小费应当是一条解困之路。
 
  二、怎么理解小费
 
  小费一词是外来语,英文是Tip,即“To insure promptness”的缩写,意思是确保快捷服务。也就是说,服务效率在服务过程中是重要的因素。经济发达国家已经从工业化时期转向后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有三个特点,一是服务业成为主体产业,二是金融、科教、文化、旅游等成为重中之重,三是社会的幸福指数较高。在这个过程中,小费自然成为服务的一个要素。所谓要素,就是必须的,不可或缺的。关于小费,我没有考证过,不知起于何时,但是从我们自己的出国感受看,忘了什么也不能忘了给小费,我在美国也经历过忘过给小费,服务员追出来的情况。在这些地方,小费不仅是一种规则,也是一种文化。我们后来还专门研究,为什么日本不收小费?当时只认为是东方文化的影响,现在看,一是东方文化,不尊重服务;二是日本处在工业化时期,不注重服务;三是日本的年功序列制,不需要小费。但是这二十年日本也在变化,总体而言,发达国家一线服务人员的薪资结构是4:3:3,即基本工资占40%,福利保障占30%,小费占30%。
  
  从中国来看,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服务的地位。士农工商,商都在四民之末,谈何服务?只有伺候人的概念,是末中之末,这种传统文化到今天仍然在强烈地发挥作用。所以,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小费的概念,只是时不时有赏金的做法。清朝时宴客,主菜上桌,大厨要戴上红缨帽,出来打千请赏,主人借此炫耀。新中国开国前30年,强调名义上的人人平等,服务基本上扫荡殆尽。改革开放以来,情况有所好转,服务有了,但服务观念仍然不足。客人不尊重服务,服务员看不起服务。如果从业者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怎么能尽心尽力?中国服务又怎么提升?1994年,我们研究导游服务和管理的时候,第一次提出了小费的概念,但当时的说法是“禁止私收佣金,禁止索要小费”,以禁止的名义开口子,这大概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有的智慧。之后,小费在中国逐步开始,首先是在广东,起步还是在旅游行业。目前,广东的酒店业一线人员收小费已经常见,全国旅行社导游收小费已经普遍化。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哪里开放程度高,哪里收小费就正常。二是中国人出国越来越多,大家也了解国际惯例。三是政府有关部门不那么左了,基本采取默认态度。另外,从90年代起,在酒店行业,我们实行了加收15%的服务费的政策,本质上是小费概念,但是操作下来,只是相当于提高了价格,完全没有起到小费的作用。
 
  这些年来,国人享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有时甚至达到了过分的程度,也产生了一批刁客。刁客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但是大量产生,就意味着服务发展的环境出现了大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的本质,是劳动与技能和金钱的交换,而一切交换的前提,是交换双方的平等。即使是政府服务,也是公众纳税及让渡部分权利,来交换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而在中国的传统中,则是两个极端,一端是伺候人,所以只能得到无规则的赏金。另一个极端就是贡献,战争年代是牺牲精神,可以成立,但是在和平年代不能维持;或者就是“为人民服务”,要求奉献,同样,特殊时期可以成立,正常时期无法支撑。其中,缺乏平等观念,不尊重服务,甚至不尊重人格,是重要的原因,也是不文明的根本表现。
 
  三、现在,是大张旗鼓堂堂正正弘扬小费文化的时候了
 
  首先,是弘扬对于服务的尊重。现代社会是服务社会,上班,我为你服务;下班,你为我服务;人人服务,服务大家。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服务精神就谈不上和谐。
 
  其次,是对服务工作者的提升。一个多数人都从事服务岗位的社会,如果服务工作者仍然没有地位,就意味着社会没有尊严,个人没有人格。
 
  第三,是服务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小费的特点是直接激励,服务好,小费多,当场见效。反之则反之。
 
  第四,是以人为本的全面体现。服务好,客人受到尊重;给小费,服务员受到表彰。以人为本不是空话,就要从这些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眼前做起。
 
  第五,是大服务的共同提高。政府服务拉动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推动政府服务。政府工作人员不能要小费,但是在享受生活服务过程中发一点小费,也是一种自我警醒。
 
  第六,是服务企业的一条抒困之路,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保障品质。
 
  第七,可以广开就业门路,不仅包括第一职业,也包括第二职业,增强社会的稳定,创造新的生活感受。
 
  为此,需要建立规则。
 
  第一,在宏观层面上,应当为小费正名,写入相关文件乃至法规,形成政府提倡,社会鼓励的保障。
 
  第二,在政策层面上,小费是不稳定收入,且是现金收入,无法监管,应当免税,鼓励服务精神。
 
  第三,在社会上,应当宣传、提倡、鼓励给小费,形成氛围,并以此作为对服务品质提升的重要措施。
 
  第四,小费的收取,在实践中会自然形成比例,如美国餐饮基本上是账单的10%,特殊情况会有特例,不必统一规定,更不必政府主导。
 
  第五,一线服务人员与二线服务人员的小费关系如何处理,也自然会形成规则,从而达到整体质量的提高。也会激励大家投身一线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技能,乃至鼓励终身服务。
 
  小费不小,是百年大计。中国人出国,大把的小费已经给出去了,也培养了国人的新的消费习惯,我们视之为一种文明,为什么回来就不行了呢?是的,我们要从文明的角度来看待小费,构建普适文明,提升中国服务。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