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关于“度假”的记忆

2013-08-10 21:44 来源:《饭店业》 作者:杜觉祥
  “度假”这个词到底什么时候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恐怕很难说清楚;但是在我的人生辞典中,“度假”这个词已经比较苍老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被派到钱塘江边,接收北京的企业建在那里的一家疗养院。在确定饭店的名字时,我建议采用“度假村”这个概念,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这也是从书上看来的,当时主要读的是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吕建中教授主编的《现代旅游饭店丛书》,里面说到饭店有三种基本模式:饭店(Hotel)、度假村(Resort)和汽车旅馆(Motel)。当时在这一带主要是宾馆、饭店和酒店,还没有度假村,因此采用这个名称有点“标新立异”的意思。
 
  用这个名字还有过周折。领导要用“渡假村”,理由是在香港和深圳,都用的是“渡假村”。我不同意,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错别字。“度假”应该是“欢度春节”的“度”,而不是“渡口”的“渡”。我执拗地表示自己不愿意顶着一个错别字去当这个总经理,弄得领导很不高兴。后来我甚至写好了一篇小文章,名字叫《此“度”非彼“渡”》,并表示将投稿到《光明日报》的“咬文嚼字”专栏。我扬言要让深圳珠海的“渡假村”也都改回来,因为我把“渡”的义项“从此岸到彼岸”引申开去,“佛教和基督教都认为‘此岸为生,彼岸为死’,因此‘渡’有‘超渡’的意思”。当然后来文章没有发出去,因为领导终于接受了我的意见,同意用“度假村”了。
 
  曾经有一次到深圳的香蜜湖度假村考察,我还专门就此向饭店的管理人员询问。他们告诉我,他们也知道这个“渡”是错别字,这是因为某个领导题字的时候错用了“渡”,饭店也只好“将错就错”了。将错就错的理由是饭店有湖也有船,能够跟“渡”沾上一点边。
 
  在确定英文名字时,我们采用了“Holiday Resort”。其实这也不符合国外的常规。Resort可以解释为度假村或度假饭店,但一般指的是“胜地饭店”,比如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胜地饭店。国外一般的小型度假村也就用village,但这又容易跟中国农村的村庄相混淆,想到了饭店界有个大名鼎鼎的Holiday Inn,于是生造了这个Holiday Resort。现在想来,根据英文的词义,也许还是Vacation Resort更合适一点。
 
  这就像1980年代国内的许多饭店喜欢用“宾馆”,并且把“宾馆”的英文翻译为Guesthouse,后来才发现,原来我们以为的大“宾馆”(Guesthouse),原来在国外是中低档的客栈和旅社的意思。于是人们开始集体使用Hotel了。
  
  大概是1993年吧,报社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旅游版面要改版,准备换个名字。我积极建议他们改为“假日”版,并力陈“度假”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还自告奋勇为他们写稿子。后来我写的文章被刊载在“假日”版的创刊号上,作为“代发刊词”。不过编辑把我文章原来的名字《度假,渐渐的时尚》改成了《度假,新的时尚》,因为他觉得这样对读者更具有吸引力。其实当时,刚刚走出短缺经济的这个城市的许多人,对“度假”是没有多少概念的。
 
  为了找到“度假”概念的定义,写好这篇文章,我找了许多资料。结果从一位瑞典经济学家的著作里面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度假”定义:“度假,是一种从生理上、心理上更健康、更有人情味的生活方式”。能够把度假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这在当时已经很令人“茅塞顿开”了;何况还上升到了生理和心理的层面。我如获至宝地把它引用进了我的文章。也许现在有许多专家学者在定义“度假”,但我还是认为这个定义是比较权威的。
 
  这个“假日版”每周一期,大概持续了三年,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城市最早倡导“度假”概念的“先驱者”。为了图解“度假”,报纸陆续推出了富阳的新沙岛、临安的天目山、桐庐的严子陵和淳安的千岛湖等等度假场所。也正是在人们慢慢接受“度假”概念的过程中,我所在的Holiday Resort也“从胜利走向胜利”,从一个几十间客房的Guesthouse,“渡”到了一个拥有300多间客房的四星级Hotel。
 
  如今我们这个城市已经不再满足于“度假”,开始在“休闲”方面做文章,要打造“休闲之都”,还要举办“休闲博览会”。我在想,也许“休闲”是“度假”的高级阶段吧。但无论“度假”还是“休闲”,都能够说明我们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笔者也是喜欢“与时俱进”的—现在更多的兴趣在“休闲”,毕竟“休闲”是一个新名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也许下一篇文章我就会去寻求“休闲”的概念、定义和逻辑关系,为了符合新陈代谢的规律,于是我让“度假”进入了我的记忆之中……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