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本土饭店集团在规模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基础。但喜人的统计数字背后,饭店集团的整体素质却依旧没有大的改观。国内饭店管理公司所管理饭店的经营业绩与跨国饭店集团相比差距依旧。2007年,跨国饭店管理公司、国内饭店管理公司、自管单体饭店的五星级饭店,每间客房平均收益分别是643元、398元、374元,国内本土饭店管理公司每间客房平均收益只有跨国饭店管理公司的62%。
这些差距的背后有历史、文化等的原因,更有体制机制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落后的公司治理模式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等指出:“公司治理对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加入WTO是中国快速融入国际社会的标志性事件。这种融合的成功性如何,关键一条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技术相对落后,只有改进公司治理的结构,才有可能缩小这种竞争力上的差距”。
饭店集团的生命力在于品牌,品牌需要规模来支撑,扩大规模必须要有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组织框架,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饭店集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考虑到我国饭店集团资产集中的现状,又在儒家管理文化的背景下,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建立和完善我国饭店集团的治理结构显得尤为迫切。
一、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
企业竞争到最后是董事会之间的竞争。我国饭店集团要在大量跨国饭店集团大举进入时得到健康地发展,首先要形成规模,形成规模就需要对外扩张,要使扩张能产生最大的绩效,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建立责、权、利相互制衡的机制。在企业结构中,董事会是核心。董事会的治理水平是整个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缩影,如果公司董事会治理出现问题,轻则影响公司经营效益,重则将会使公司遭受灭顶之灾。因此,董事会如何定位、如何考核及如何对经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
首先,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组成董事会,彻底消除董事会产生的随意性、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以及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高度重合的现象,真正建立和完善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其次,优化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使董事会的组成、功能及职责明确。实行独立董事制度,一个优秀的企业往往是外部董事大于内部董事。董事会成员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有财务、审计、法律、人力资源、行业分析、投资等方面的专家,或者是董事会下面建立专业委员会,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
第三,完善董事对公司的义务和责任制度,主要有:善管义务和忠实义务、竞业禁止义务、借贷和担保的限制。董事会决定公司的战略和政策,确定公司的发展方向,确保经营与制定的政策相一致,并在公司危机时起到安全阀的作用。
二、规范经理层运作机制
饭店集团母公司外派到子公司经理人员的选择和激励,直接影响到子公司的治理效率。要调动经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既享有充分的经营管理权,又尽职尽责地履行义务,最大限度地落实董事会决议、实现股东利益,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首先,要确保激励资源能够使代理人与委托人具有共同利益,实现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在经理层的匹配,经理层可以持有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使经理层的目标函数与股东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从而协调两者的利益冲突。
其次,对经理层在职务晋升、薪酬支付等方面建立一套非常完善的选拔机制和指标体系。既重视经理的绩效考核,又注意经理的潜能考核。如果激励依据不完善、不合理、不公正,激励机制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第三,把经营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经营部门以及每一个部门里的不同业务团队。每个部门、每个团队在考核期内做了多少业务、创造了多少收益、开拓了多少市场、占用了多少资源、花费了多少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都有明确的界定,避免成本收益界定不清。
三、强化信息披露机制
信息透明是解决公司代理问题的基本前提,饭店集团内部健全的财务机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本要求,其中,财务监督对于企业治理最为关键。从我国饭店集团规模扩张的方式来看,由于资本市场缺陷,资本联结力不足,特许经营与管理合同是其主要扩张方式,由此造成了“控制公司”与“受控公司”之间关系模糊的情况,双向或多向财务监督就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要披露与决策相关的信息,而且信息必须真实、充分、及时。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经理人利用信息优势损害投资人的利益,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充分的信息披露以增加可为公众获取的信息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其次,充分重视披露内容的可比性和一贯性,要求尽量按照国家规定或国际惯例披露信息,使不同企业提供的信息和数据能够相互比较。
第三,注意信息结合,满足不同需求者的需要。信息披露还应包括母子公司的各项重大战略决策与调整、人事任免状况以及相关制度的修订出台等。
第四,建立述职制度,一方面饭店集团作为对成员饭店的一种有效监督机制,另一方面也为饭店集团在制度上提供一个信息传递的渠道。
四、规范财务监督机制
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是建立在规范的审计制度的基础上。客观地说监事会在我国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很少有企业监事会能运行起来。原因之一是监事会下面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审计部门,监事会事实上是无法运行的。从全球众多的审计模式中,最有效的审计模式是监事会责任制,审计部门放在监事会下面,这样才能够把监事会运行起来,审计的功能也会得到强化,否则会出现董事会管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去审计它的管理部门,形成一个逻辑上互相矛盾的循环。
首先,要在制度上保证监事要知事。监事会受股东委托,代理股东对企业的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监督。股东大会应制定和完善有关的监督制度或条例,具体规定监事会的职责、职权及其程序和规范。如监事参加董事长或总经理召集的工作会议,财务部门定期向监事会报送有关财务报表等。
其次,要优化监事会的成员结构,控制监事会中内部成员的数量,适当增加外部监事,使监事会更具有独立性。
第三,企业审计部门直接归口监事会,为监事会提供组织保证和技术支撑。
第四,要重视监事成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使监事会成员精通公司业务、财务、法律,成为真正的内行,保证监事会的监督治理落到实处。
去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可能预示危机过后伴随的就是公司治理的改革。历史上,公司治理的每一次变革往往是被公司破产或经济危机所驱动。无论是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金融系统危机,危机过后伴随的就是公司治理的变革。“国内饭店治理结构的转换是中国饭店业融入国际化竞争的关键”,期待通过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之后,我国饭店集团的组织治理结构更为完善,真正找出解决我国饭店集团内部决策程序和权力等配置问题,从而提高我国饭店集团的运行效率,增强我国饭店集团的国际竞争能力。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