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海亮商务酒店在诸暨市当地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中心,以《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为准绳,以提高经营效益为目的,真抓实干,团结创新。作为海亮集团(中国500强企业,2008年排名196位)下属的子公司,秉承着海亮人一贯的“高效、卓越、服务、奉献”的企业精神,海亮商务酒店突出抓好经营管理、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优质服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为当地的招商引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以提高经营效益为中心,强化内部管理
为适应饭店服务业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的市场变化,海亮商务酒店坚持以严格控制经营费用为基础,继续完善“以利润为中心”的目标管理考核模式。年初结合饭店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季度、月度费用预算计划,对客房部、餐饮部、营销部三个经营部门实行经营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全年的经营任务、责任、风险、奖励全部分解下达到各个部门,并对后勤部室也明确了费用控制指标,实行定期考核,奖罚兑现。饭店各个部门紧紧围绕总体经营目标,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成本费用控制措施。由于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为了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饭店积极响应“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2009年初,向全饭店员工提出了“创建节约型饭店,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倡议,并成立了节能降耗管理小组,按《绿色饭店》创建准则建立了一整套以“节约能源、修旧利废、减少污染”为主要内容的节能降耗管理措施和考核标准,明确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对饭店能耗的全过程实施了有效的控制。在节能降耗管理过程中,饭店工程部技术管理人员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对功率较大的机电设备采用了新型变频装置,使饭店每月平均用电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客房部活学活用,打破常规,巧妙利用“绿色环保卡”,使客房布草洗涤量同比下降;餐饮部根据季节变换,及时调整宴会灯光和空调开启时间,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既节约了能源,又能保持餐厅内空气清新,此外,餐饮部还采取了更加精细化的餐务管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饭店其他各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降耗措施,把好采购关,严格物品申购、领用制度,控制经营费用。
“海亮商务酒店必须占领店口、山下湖、阮市的绝大部分市场,而且要抢占萧山、绍兴、诸暨的市场份额”,这是绍兴市旅游局杨大明局长在海亮商务酒店创四星评定会上对饭店的要求。的确,加大营销力度,是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综合经营能力的重要体现。今年3月,饭店以创四星级旅游饭店为契机,聘请省、市旅游局、大专院校专家来饭店指导管理提升工作,并量身制定了先进的营销管理体系。新的营销管理体系建立后,饭店的整体营销目标责任制、区域营销责任制、VIP服务接待程序、顾客意见调查制度以及例会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饭店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大幅提高。另外,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在餐饮经营上,提出了“稳定、提升、创新”的经营方针,并在出品结构调整、新品种研发、营销手段和推广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措施。举办了“首届美食节”活动。在客房经营上,根据市场形势,一方面采用最新的客房装修观念加强硬件设施的改造;另一方面推出周末房、午夜房、半天房、钟点房、特价房等形式多样的促销方案,提高开房率。通过营销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营销策略的实施,增强了广大顾客对海亮商务酒店的服务质量和品牌的认同感,树立了饭店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提升了饭店的品质。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硬件设施
提高饭店硬件接待档次,是促进饭店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面对顾客对饭店设备设施要求越来越高和全市饭店业竞争日渐加剧的严峻形势,今年,海亮商务酒店建成了设施完备、档次较高的行政酒廊、设立了小商场、完善了西餐厅,使饭店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服务项目更加丰富,接待功能更加完备。硬件设施的提升,为饭店今后的发展进一步增添了后劲,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抓好硬件工程改造的同时,抓好硬件设施的维护保养是海亮商务酒店2009年工作的又一重点。开业以来的实践证明,硬件设施的使用寿命长短直接关系着投资的产出与回报,如果只重改造,不重保养,最终只能使包袱更沉,处境更难。为此,饭店把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作为对部门、对员工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抓落实,使员工的设施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设施损坏率、破旧率大大降低,使饭店在硬件升级的同时,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以优质服务为基础,创建服务品牌
年初,根据当前的饭店业的市场形势和评星、创绿要求,总经理在员工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创建“满意加惊喜”的服务品牌的战略思考。让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创建服务品牌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饭店的年度主题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员工的行为举止、礼节礼貌、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倡导微笑服务。还确定了“营销要有新突破、形象要有新变化、管理要有新思路、培训要有新特色、降本要有新举措、拓展要有新成果”的“六新”工作方针。旨在通过若干个战略目标的追求,打造出海亮商务酒店的服务品牌,并逐步实现从饭店服务品牌到品质饭店的跨越。
四、以提高队伍素质为核心,加强职业化培训力度
饭店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员工素质和饭店培训的竞争。今年,饭店在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突出人本管理思想,建立了“三级网络培训学习模式”。确定人力资源部为第一级培训主体,负责饭店管理人员整体培训工作;各部门建立的培训小组为第二级培训主体,负责本部门业务培训;质训员为第三级培训主体,负责本岗位新上岗员工和实习生的培训、督导工作。每月定期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实行层级管理,责任到人。
为了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饭店积极派员参加省、市旅游局组织的培训考察,学习高星级饭店的的先进管理经验;为了加强职业化培训力度,建立高素质员工队伍,多次派送中层管理人员参加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绍兴旅游人才培训中心等专业培训机构组织的学习培训,并定期组织一线优秀员工参加省、市旅游局举办各种业务知识培训。还制定完善了《培训学习管理制度》,要求所有参加店外培训的人员“在外当学员,回店当老师”,参加完培训学习之后,必须认真整理学习笔记,给饭店员工进行二级培训。
为有效拓宽培训学习渠道,在倡导海亮集团“做精、做强、做大”的同时,还相应建立了一整套“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学习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培训机制、整合学习资源、举办各种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开展劳动竞赛和加强沟通学习,实现了团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不断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实现了知识向生产力的有效转化。
五、以增强凝聚力为目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和谐管理的基石。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海亮商务酒店牢牢把握“宾客至上、员工第一”的宗旨,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强化协作与配合,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为加强队伍建设,饭店提出了“多做事、多协调、不推诿、不指责”的十二字工作纪律;明确了“前台为客人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的全局观念,把“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使自觉、主动的服务意识贯穿于每个员工的工作中,并推行每日晨会、每周例会、服务质量分析会、经济效益分析会、营销工作分析、部门之间协调会等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全店工作“一盘棋”的运行机制。同时,饭店还倡导主动配合的意识,强化协作精神。在重要经营决策上,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思路,交流工作信息,布置工作计划,让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一起参与进来,共同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共同组织落实。
如今,海亮商务酒店依靠海亮集团强大的品牌优势,在做精、做强的同时,高速地向前发展!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