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渠道代运营 里屋里设计 吉尔福德培训 EMAILliwulihotels@liwuli.com.cn PHONE021-61846897

在休闲的世界里度假: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

2013-07-22 20:00 来源:《饭店业》 作者:谭耀辉 李军
工程概况

      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位于三亚市海坡开发区。用地南侧紧邻大海,处在三亚湾的西延长线上,拥有约300m的海岸线。北侧为规划中的城市河道,东侧为现状城市道路,西侧为规划中的肖旗港游船俱乐部。总用地面积为81742.64㎡,总建筑面积59176.19㎡,地上5层,地下1层,局部地下2层,建筑总高为17m(建筑檐口高度)。饭店内设有大堂、普通客房、行政客房、总统别墅、SPA水疗、餐厅、商业以及其它配套用房。

      此项目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美国WATG设计公司共同设计,于2005年7月动工,2007年1月正式竣工。落成后的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迷人的度假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受到了各方的好评。

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以景观为核心,塑造“度假天堂”。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和明确的项目定位要求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的设计必须突出建筑和环境的和谐,必须通过建筑和园林的塑造,进一步提升整体度假环境的品质,给度假的游客创造更有意趣的地域感受。针对这样的特点,设计单位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设计。

      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充分利用场地及方位优势,在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形成对周围环境的呼应。项目的北、东和西北侧被规划道路环绕,形成自然的场地边界,在这三个方向上分别布置了不同的功能入口。场地和道路相接的部位,浓郁的植被景观和微地形坡地构成建筑和道路之间的缓冲带。借用造水景时开挖的土方堆叠成建筑入口的局部台地,使游客进入场地后视线自然上升,渐渐接近主体建筑,形成期待的高潮。作为主要形态空间的大堂,则直接开敞面向海面和海上对景——西岛,使游客的心理期待在到达这里时得以豁然释放。

      整个建筑群也以入口大堂为形体中心,层层展开,形成标志性制高点,让整个项目有了明确的中心和节奏。从入口大堂到客房,再到别墅再到SPA区,建筑的地面标高和楼梯高度都逐层降低,一方面形成对海景的层层呼应,使客房和公共空间最大程度地面对海景,整体建筑群的形态更好地与环境融合,一方面又形成对园区环境的围合与隔离,便于塑造环境气氛。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以大景观为创作基点,以小景观为创作的亮点。

      作为在海南三亚的度假项目,景观的塑造是重中之重。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与其说是要完成一个项目,不如说是要完成一个度假景观的塑造。

      从一开始,景观设计的基点就立足于“大景观”。所谓大景观就是要使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的所有元素都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就是要使整个项目成为一个有机的景观。从室内到室外,从建筑到环境,从人到物等等,所有的元素都成为景观的有效载体。

      饭店建筑最高为5层,他们具有度假建筑的一切形象特点,具有亲切的尺度,富有肌理感的材料,组合鲜明的色彩,还有休闲意味明显的坡顶形象。同时,这些建筑的布局象一个不规则的村落,高高低低地白由组合,似被随意地散落在绿野之中;又自然成群,形成独特的庭院空间,各个空间既连又断,带给人们一种惬意、轻松的体验。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让人们感受到不同于都市水泥丛林的气氛,脱离了喧嚣的都市。

      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的绿化则力求和建筑自然融合,和建筑一道塑造整体的度假氛围。景观设计手法是通过创建一系列富有变化的、绿意盎然的热带花园和流贯场地的蜿蜒水道及沙质泻湖,用繁茂的绿化植被和泻湖的开放公共空间来营造出热带的度假氛围,把各种功能空间和植被及泻湖一起有机布局,形成整体的景观环境,借用建筑形成的不同庭院,利用水道形成的不同尺度空间,组合而成步移景异的绿化空间。不同的空间形成不同的节奏,碧水和林木相间相依,形成多样的体验效果。

      身着岛服的游人在闲庭信步的时候,又给整体景观带来活动的元素,与建筑相得益彰。这样环境、建筑、绿化和人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场所”,任何人来到这样的场所,都会为之感染,都会感受到一种独特而全面的体验。

建筑设计

1、功能分区设计

(1)大堂

      沿椰林经由蜿蜒的车道到达饭店大堂,构成游客进入度假村的第一印象:这是一个使人放松休闲的度假环境。富有变化的庭院式前台空间是度假村生活风格的序幕,也成为外界和度假区之间的自然缓冲区。无论是在大堂、餐厅与庭院间,度假的美丽心情因更多地与阳光接触的户外体验而加强。饭店大堂在海拔7.5m的地方,坐拥壮观的海景及全部园林景观,作为游人来往的起点和终点,这样隆重而富有戏剧性的空间加强了场所的符号感。

(2)客房楼

       饭店客房的布局为单边客房或双边客房,带有宽敞的室外绿色庭院。走在景观中是一个饶有兴趣的经历。精心放置的装饰品,不断给人以偶遇的惊喜,每当步入下一个花园或庭院,不同层次的景观渐次展开。热带坡屋顶和有节奏的阶梯状客房,折射着周边山峦的格局,辉映蕴含中国现代元素的自然热带风光,含蓄地尊重地域文化。

      75%的饭店客房拥有海景,其他客房享有花园景观和山景。行政酒廊和客房与近处的游艇俱乐部相邻。它们在此转化成自由独立的建筑,并由桥梁和有顶的走廊相连。

(3)总统别墅

      2500㎡的总统别墅位于海岸一角,享有毫无遮拦的壮观海景,并为安全考虑设置了私人车辆回转区。一些别墅被泻湖环绕,其他一些则坐落在青翠的山谷中,俯瞰优美的梯口风光。

(4)会议区

      会议中心包括了一个可容纳800人的宴会厅,以及一些小的会议室。它位于靠近饭店大堂处,并有单独的入口。花架及有热带风格屋顶的走廊连接饭店大堂和会议中心,把客人从热带的酷热中释放出来。宴会厅和会议室沿庭院座落,庭院可以作为为特殊活动需要的冷餐会草坪。

(5)SPA

      独有的SPA村位干大堂的西侧,沿着人工河散落。它包括一个特色SPA按摩区和SPA客房小屋。各个按摩间和SPA小屋设有典型的热带草屋顶。茂盛的热带植物为独有SPA村提供了独处的静谧,远离了饭店的其他活动。

(6)餐饮

      本项目设有各式餐厅,所有的餐饮布局都结合绿化景观和海景视线设计,主要餐厅位于大堂下方居于饭店中央,缩短客人进餐距离。部分风味餐厅居于东侧临海处,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行政酒廊位于行政楼的下方,面对行政泳池,提供方便的服务。宴会厅则与多功能厅合为一体,功能完整。

(7)配套用房

      所有饭店配套用房均设于地下一层,利用地形变化加以隐藏。这样朝向中心景观庭院为采光的餐饮等服务用房,在覆土下的为后勤配套用房。并设有联通的出入口将不同的功能相连接。在后勤区的设计中,饭店管理集团提供了后勤设计的规划,使人流物流的安排完全满足饭店运营的需求。

2、交通流线设计

      对于分散性度假饭店,交通流线的安排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建筑较多,设有不同的功能区及出入口。人流车流物流的设置是对新型饭店设计的一次创新尝试。

      从建筑群的总体的布局来看,通过外部市政道路将所有本项目的所有外部出入口相联系,同时由于各功能分区之间较远且分散,在人流组织当中,分别在大堂等部位设有高尔夫球车作为旅客和送餐的交通工具。在消防交通设计中采用庭院内设置隐蔽式消防车道形成消防环路。

3、立面设计

      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建筑立面采用竖向三段式的划分方式,上为深褐色坡屋顶,中间是柱廊,下为虎皮石贴砌的墙面。每个房间都设有阳台,利用不同的阳台柱廊做法形成立面跳跃的元素,使传统的立面构图在细节上富于变化。深深的阳台在满足游客休闲的前提下,也丰富了立面的阴影关系,加强了建筑的生动感。材料和颜色的选择突出了朴素的感觉,陶瓦、虎皮石、略带明黄的墙面色彩都适度地渲染了休闲的气氛。凯宾斯基三亚度假酒店坡屋顶排水采取了屋面上座隐藏式排水沟的方式,一来实现了有组织排水,二来避免形成外露的排水管道,影响美观。

4、细节

      客房的设计采用了5m开间的柱网格局,充分满足五星级饭店客房空间要求。卫生间采用半开敞式,盥洗区直接面对阳台可远观海景。最有特点的是在阳台设置整体式浴缸,可同时观看室外景观。

[技术指标]

规划用地总面积:81742.64m2

总建筑面积:59176.1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6091.52m2;地下建筑面积:13084.67m2)

建筑高度:l7m(建筑檐口高度)

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1层,局部地下2层

建筑密度:18.81%

建筑面积率:0.56

绿化率:61.0%

停车位数量:152辆(其中地上车位62辆、地下车位90辆) 

总客房数:含别墅409间
 

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全部评论
未经里屋里书面许可,对于注明'里屋里'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与里屋里(021-618468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