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题记:凡事到最后必将皆大欢喜,如果没有,那就是还没到最后。
[编者按] 其实,电影一开始,就与饭店密不可分。
说起《非诚勿扰2》,大家都会想起葛优和舒淇在鸟巢饭店客房里的试婚场景;说起007系列,从1962年至今50多年来,让我们欣赏到了在丽兹、希尔顿、朗廷等更多奢华饭店里演绎出步步惊心的悬疑故事……由此,自本期始,特邀著名专栏作家孙昌建老师撰写大饭店里的电影故事,在那些主角们住过的饭店里,品悟多味人生。
如果你喜欢东方文化,那你一定要去印度;如果你不喜欢东方文化,那可能是因为你去了印度。
以上这句话是我一年多前从印度回来时写下的,当看了这本叫《涉外大饭店》的影碟时,我又一次想起了它。是啊,印度太迷人了,或者说它太令人印象深刻了——色彩,气味,微笑,芜杂,脏乱……所有好的和不好的,就像一盘拌饭,五味杂陈,欲说还休。
现在就有这么7个英国退休老人拿出退休金要去印度旅游,这等于说特定的人物到特定的环境中,老人旅游,最美不过夕阳红。他们先是在网上搜索便宜的饭店,上网当然先是被图片所吸引,这个你懂的,然后他们订下了这家位于斋浦尔郊区的花园式的玛丽戈德大饭店,因为优惠条件是由饭店支付去程机票。网上还说这个饭店有印度皇宫气派又有英国乡间别墅风格,房子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拱门圆廊,露天阳台,处处别有风味。然而他们到了之后发现总台的电话机是不通的,有的房间竟然连房门都没有的,而饭店的主人是个嘴上没毛的小伙子桑尼(对了,就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那个男主角扮演的)。他只会滔滔不绝地背名人名言,且说网上宣传的只是愿景,要实现愿景,有时很快有时很慢,但他引用了一句印度谚语——“凡事到最后必将皆大欢喜,如果没有,那就是还没到最后。”好了,谢天谢地,环境似乎还是可以的,花园是有的,而且可能的确是便宜的,否则退休老人是不可能入住的。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其实故事早就开始了,因为老人们是带着故事来的。7个人当中只有一个退休法官格雷厄姆,从小是在印度长大的,四十年前回到英国,所以他的此行是最有目的的,那就是要来寻找当年的一段情。这个情不是正常的男女之情,而是一段同志之情,这让他一直纠结于心,因为这段情被发现之后,他觉得让那位印度的恋人同志蒙羞了,所以他是带着忏悔之心来寻觅的,结果还真是找到了,找到了之后他就没有再回去,由于心脏病突发,他死在了印度……其实这也是他的心愿,他想死在这个国度,因为他爱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有他最爱的人,为了这个人他等了四十年。法官生前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恋人,而现在这个人有妻子有家庭,生活得平静且幸福,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妻子完全知道丈夫的秘密,因为丈夫告诉过妻子,他最爱的就是那个英国人。最后也是当年的恋人为他以印度的方式办了葬礼。注意,影片在这里没有过多的纠缠于这方面的细节,据我所知,印度教的葬礼是有一些严格规定的。现在某些民族和国家对西方电影怀有敌意,觉得他们有时会歪曲甚至丑化,我想如果抛开意识形态的层面,仅仅从技术上来说,如果太痴迷于某一细节,那么或许会被授人以柄的。
坐轮椅的脾气古怪的妇人唐莉娜太太去印度,是因为她要在印度做个髋骨手术,原因就是那里手术费比较便宜,她带去了一大堆吃的东西,包括腌黄瓜一类的食品,正如中国人是带着一大袋榨菜漂流过海去旅行的,即使住五星级,榨菜还是不能少的。这个妇人原来是个贵族家庭里的管家,精于算账,终生未嫁,后来年纪大了就被人辞退了。唐莉娜原来对印度人包括黑人是有歧视的,她的被改变是由于每天给她送早餐的女佣邀请她去家里做客,这是一个有着几十人的大家庭,通过翻译她才知道,这个女佣之所以邀请她去作客,是因为她对女佣的态度尚可,而她自己觉得态度很一般呀,这让她突然悟到了一点什么,真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还有一男一女,属于俏老人,男的是自称丹麦老王子的诺曼,女的是自称英国公主的哈凯瑟,他们跑到印度是去寻找另一半的,结果还真是各有斩获。而一位刚刚丧夫的妇人名叫伊芙娜,她学会了上网写博客,还在电话公司临时找了培训师的工作,也算是发挥余热吧,因为子女要买掉她住的公寓来还账,可以说她是个居无定所的人了,虽然子女让她和她们同住,但她不愿意。
另有一对夫妻道格拉斯与琼,也面临着诸多危机。琼到了印度却闭门不出,对印度的活色生香不感兴趣,她只对法官格雷厄姆有好感,但法官告诉她自己是个同性恋,琼以为是他为了避免给她尴尬。而丈夫道格拉斯则对伊芙娜有了些许好感,但仅仅如此而已,这却让妻子吃到了莫名的飞醋,丈夫说我一直对你尊敬并忠贞,然而妻子说正因为你的忠贞让我们一直维持这样的关系,言下之意是她也忍够了,所以她要立即回国……
说了这些老人的故事,还得回到这个饭店,由于住的就是这么几个老人,这个饭店已要面临关闭,桑尼要赶这些老人走了,他们已经在这里把它当作疗养院了。这家叫玛丽戈德的饭店,三兄弟持有股份,最小的儿子桑尼在打理并当着经理,而他的女友由于上错了床,被桑尼的母亲发现,命令儿子要跟她断绝关系,真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但碰到这几个老人便又柳暗花明了。先是唐莉娜以管家的眼光查看了经营的账本,发现并无大的问题;再是那个培训师伊芙娜教导桑尼,要对女友表白爱意,千万不能轻言放弃;甚至连只有一句台词的老管家都出来说话了,说N年前,由于主人的不同意,两个年轻人的爱情面临了危机,但最后他们战而胜之了……老管家说的是桑尼父母的故事,故事就这样以喜剧的方式收尾了。
是的,这是个喜剧,一群特殊的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有的是来“寻根”,有的是来寻情,有的寻到了,有的没有寻到,都要跟这个饭店发生关系,跟当地的人和事发生关系。影片中的这几个老演员全是老戏骨,他们把老年人的那种孤独孤僻、自信又怀疑的性格都演出来了。老年人有一个心理,既希望改变现状,又希望时间不要走得那么快,改变现状说明他们也需要爱,包括性爱,但如果时间走得太快,他们又会力不从心,正如唐莉娜所说的,她连绿香蕉都不敢买,为什么,就是怕没到成熟时她已经挂了。好在她在这家饭店却找到了自己的位子,最后坐上了副经理的位子,而且最后康复了,站了起来。这也应证了桑尼的那句话——凡事到最后必将皆大欢喜,如果没有,那就是还没到最后。
由这本印度题材的电影,我想到了近年来国际影坛上的印度元素已经为世人瞩目,前几年就有奥斯卡的热门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今年又有李安凭借《少年派》拿下了奥斯卡的最佳导演。拍这么一部老年题材的电影,其实要讲的还是一个寻找生命尊严的问题。之所以把故事地点放在印度,是因为陌生和差异最能产生戏剧冲突,所以这部电影能让人会心一笑,但绝不是捧腹大笑。同时也需要指出,西方导演拍摄诸如印度和中东的题材,由于会涉及民族宗教等问题,也容易惹出麻烦来,但是这部电影,由于本着对生命的尊重,也没有特意去表现异国风情,所以很好地规避了不必要的风险。
对了,最后我要补充一句,印度真的是很不错的,印度的饭店也不错,虽然饭店的围墙外面可能躺着流浪者,但多元文化多种色彩多种味觉,的确是值得我们去好好体验的,而且人家饭店里是很少有人抽烟喝酒的。
[作者简介]
孙昌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都市快报图书工作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我为球狂》、《我为星狂》、《我爱跆拳道》,诗歌集《反对》、《杭州呼吸》,散文集《说法:流行语超市》、《活色生香》、《向来风花雪月》,散文、评论集《我的新电影手册》、《我的电影手册》、《成长电影》、《民国有个绍兴帮》、《浙江一师别传:书生意气》等等。
评论
全部评论